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谷城
【五山民间故事】“印咆匠”使“遣”
发布日期: 2020-01-16 字体:【

什么叫“遣”?“遣”字到底怎样写?困扰我很多年。有人说应该写成“圈”或“谴”。结合老辈人讲的小故事,我觉得有点儿类似驱物术,也有点儿像玩魔术,不过“遣”好像更玄乎一些,“遣”就是通过神秘的方法得到东西,有驱遣的意思。

曹福山 绘图

据说三百多年前的大清嘉庆年间,五山有个外号叫“印咆匠”(方言:爱吹牛,说话夸张)的锻磨石匠,喜欢使“遣”。一天中午,他在东家喝完工酒,主人家很热情,做了一大桌子好菜,说了很多感谢的话,他就喝醉了。当他一步一歪走到西家干活儿,走到了才想起来,錾子、锤子都忘记带。他一不做,二不休,打了个招呼,就躺在主人家燕子楼下呼呼大睡。西家的主人小声咕叨:“你喝醉酒没力气做活儿,又不带工具,你睡半天,我们还要管饭,还得酒菜侍候,今儿真背时。” 

“印咆匠”醒来,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到厨屋借舀水解渴的时间,看见女主人没准备晚饭,只用酵子发了一砣子面,人也不知到那儿了。他就暗暗使“遣”,首先“遣”来几道下酒菜:一盘子油炸花生米,十几个煮好的咸鸭蛋,一盘子切好的卤猪顺风(猪耳朵)…… 

主人两口子回来,大吃一惊。“印咆匠”又当他们的面使了一回“遣”,他对女主人说:“弟妹儿,我睡觉时做了个梦,你把我的錾子藏在你笸笸里了(方言:装碎布针线工具的柳编)。女的不相信,端出笸笸,一块红布头下,真有把石匠用的錾子。“印咆匠”在腰中摸了摸,掏出一把五六斤的铁锤,两口子看得真切,一个大铁疙瘩,两尺长的把把(方言:木柄),不可能提前藏腰间。两口子才相信,这石匠真的会“使遣”。

等“印咆匠”把石磨锻好,天刚黑。两口子恭恭敬敬把荷包蛋、排骨汤、蒸韮菜包子等菜饭端上桌,与桌子上“遣”来的菜放到一起。两口子有些抠门,没上酒,其实家中还有半壶酒,藏在柴禾堆里。“印咆匠”手一招,酒壶出现在酒桌上。两口子不敢怠慢,变得殷勤,一个陪酒,一个夹菜,不敢再耍小心眼了。

吃饱喝足,“印咆匠”起身就走,也不要工钱。两口子送走“印咆匠”,发现“遣”来的菜,一个不剩,盘子都不见了。

作者:杜权成

责任编辑:邓植元

编审:任丹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