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10-09 字体:【大 中 小】 |
《道德经》里既有古人的理论智慧,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许多很常用的成语,其实就出自《道德经》。 儒风君从中选出5个成语加以解读,领会被老子写入《道德经》的那些生活智慧。 01 金玉满堂 【原文】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词义】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感悟】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因此,祸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得意到了极点,往往就是失意的开始; 万物达到顶峰,就要逐渐走下坡路了。 金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很难守得住; 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就会埋下祸根。 曾国藩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 留几分不尽之意,万事总有转圜的余地。 02 虚怀若谷 【原文】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解释】指胸怀宽广,像山谷那样容纳万物。 形容为人谦虚,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感悟】老子曰:“人皆取实,己独取虚。” 老子认为,虚为上德。 惟虚方能容纳万物,惟虚方使万物自由运行于其中。 这不仅是自然地规律,也是人事通行的智慧。 为人虚怀若谷,就是不去计较利害得失。 容人之过,不责于人,宽宏大度。 人若能虚其心,则终身受用无穷。 03 和光同尘 【原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词义】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感悟】所谓和光同尘,不是要我们随波逐流,而是要我们随曲就伸。 既保留自己的个性,又能为世间所容。 以一种出世的心境,过十分入世的生活。 弘一法师说: “人做得剔透玲珑了,便是艺术。 那时你可以舍生取义,你可以视死如归。 你可以视金钱如粪土,你可以视富贵如浮云。 你可以视色相如敝履。” 人生正如一场修行,要想活得自在洒脱,必先迈过这一道门坎儿。 放下心底的那些执念,还自己一片淡然。 04 慎终如始 【原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词义】意思是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感悟】人们总是习惯讲,万事开头难。 很多事情,轰轰烈烈地开场容易。 等三分钟的热度一过,也就没了下文。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事总有个开端,却少有能够坚持到底、善始善终的。 能否克服心中的倦怠感,才是决定结果成功与否的关键。 每当你开始懈怠时,提醒自己不要轻言放弃。 多一分坚持,就少一分遗憾。 05 知足常乐 【原文】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词义】自知满足,就总是快乐。 【感悟】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不知足,乃是世间一切痛苦的根源。 不守清静无为之道,就会产生贪欲之念。 人不得一时宁静,心更无片刻安闲。 过分追逐名利,势必招致灾祸和不幸。 具备知足之心,就不会感到有任何不足。 因此,懂得知足的人,永远都是快乐的。 佛家讲“随喜”,生活中也是一样,随心、随性、随意,一切随缘即可。 保持知足的心态,不必过度忧心,更无需刻意强求。 知足常乐,福气不请自来! 来源:儒风大家 / 编辑:邓植元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