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 2015-04-24 字体:【大 中 小】 |
|
红三军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后,谷城的党组织和革命武装迅速发展壮大,敌人极为恐慌。为围剿薤山苏区,1931年9月初,国民党县大队4个中队400余人第1次进攻薤山,游击队迅速组织力量,凭借有利地形与敌激战,共打死打伤敌人10余人,俘敌60余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苏区保卫战首战告捷。敌人第1次进剿薤山失败,又组织第2次清剿。敌县大队与各区、镇地方民团和反动神兵组织混编成10个中队共千余人,于9月26日分三路围攻薤山,由于县委和薤山游击队早有防范,经过半天激战,敌人伤亡惨重,全部溃退。苏区保卫战再次告捷。1931年11月上旬,国民党51师范石生部,69师赵冠英部,均光谷三县联防总指挥余希珍部,郧属总司令赵文启部和谷城民团,共计3000余人,联合围剿薤山苏区。由于敌众我寡,红军游击队经过大半个月殊死搏斗后伤亡殆尽,薤山苏区陷入敌手。 舍生取义的县委书记李庭兰。李庭兰,襄阳人,1905年出生。早年参加襄樊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6月受党组织派遣到谷城任县委书记,为谷城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和县苏维埃政权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同年11月组织指挥薤山苏区保卫战。在一次突围后,他的身边只剩下游击队大队长邹国华和政委李剑如及游击队员20多人,便建议分头突围。邹国华和李剑如刚分头离开,敌人上来了。在危急时刻,李庭兰对身边的游击队员说:“保住红军指挥员比什么都重要,保住了邹大队长、李政委,就为党保住了军事干部,闹革命才有希望!”说完,带领2名战士闯入敌阵吸引敌人,壮烈牺牲。(刘芳 彭有国供稿)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