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 2015-04-24 字体:【大 中 小】 |
|
1948年6月,中原解放军制定襄樊战役作战计划。襄樊战役第一阶段是攻打老河口、谷城。谷城战斗于7月2日打响。战斗经过及战果如7月7日中原军区司令部向中央军委报告所述:“2日亥,六纵占领老河口,守敌163旅一团先期溃逃。3日夜,刘金轩旅攻克谷城,歼163旅488团全部,487团1个营。桐柏一部于白虎山歼灭敌163旅辎重营全部及谷城伪县府人员一部,共俘副旅长参谋长以下1900余人,缴迫击炮8门、重机枪5挺、轻机枪51挺、短枪848支、六零炮9门、电台1部(辎重营未计在内)。我军只伤亡26人。”谷城战斗的胜利,削掉了襄阳守敌的一支臂膀。刘伯承司令员指出:“攻克老河口、谷城等地,是三个兵团东西对进得宜,使163旅大部歼灭,刘金轩陕南部队截断谷城,起初战胜利的决定作用。”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总结此战时也不得不承认163旅致遭惨重损失,削弱他保卫襄阳之兵力,“影响战局甚大。” 身先士卒的王希林。王希林,河北省馆陶县人,1913年生。抗战时期任八路军营长,1947年奉命南下,任晋冀鲁豫军区10纵29旅85团团长。1948年7月参加襄樊战役, 同年11月率85团部分主力进入谷城参加反扫荡斗争,为谷城第二次解放作出巨大贡献。1949年4月初,已升任南阳军分区副司令员的王希林向汉南军分区首长请战,待消灭完残匪后再赴任。4月9日,王团长获知匪首张宾书藏匿于五山黄山垭寨堡的情报,立即率部前往清剿。匪徒凭借炮楼暗堡负隅顽抗,部队久攻不下,出现伤亡。王团长见状非常气愤,立即带两名警卫人员冲到炮楼下。但是,楼下枪眼的枪响了,王团长和一名警卫员先后中弹牺牲,英勇善战的解放军团长就这样将一腔热血留在了谷城大地上。王希林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谷城牺牲的职务最高的解放军首长。(刘芳 彭有国供稿)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