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迎旭门矶头首次发现纤夫石 见证襄阳航运史(图)
发布日期: 2016-01-25 字体:【

迎旭门矶头首次发现纤夫石 见证襄阳航运史(图)

老船工符建忠手指纤夫石 本报通讯员施锦华 记者刘文生摄

记者昨悉,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成员李秀桦在调查樊城码头遗址时,意外发现可以见证汉水船帮“行踪”的珍贵历史遗存——纤夫石。

这块纤夫石位于迎旭门矶头。身为万里茶道襄阳节点遗产资源调查组成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成员的李秀桦于19日来到梯子口码头船民社区,在与烤火的老船工符建忠聊天时得知:迎旭门矶头处有两处纤夫石。随后,李秀桦在老人的指点下发现,在矶头迎水处的东、西两处各有经纤绳长期摩擦而成的纤痕,东边一处有12道,西边一处有7道,都是在突出的丁字形纵向石头上,约30厘米长。老船工符建忠手指纤夫石动情地说:“这上面有当年自己流过的血汗。”

在迎旭门南端100多米处用大型石条垒砌而成的迎旭门矶头至今仍保存完好,它与城西的火星观矶头一样,不仅是古樊城沿江的两大导水工程遗迹,而且也是老樊城城区南端以东、以西的两个终结点,不仅见证了老樊城的筑城历史,更见证了襄阳的航运史。

据介绍,在汉江段的卧龙白马洞、郧县韩家洲也有纤夫石,在市区这是首次发现纤夫石。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