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无名烈士:他把生命永远留在铜山
发布日期: 2016-06-29 字体:【

记者 朱维平 严俊杰 杨洋 通讯员 阮班明 陈声权

谷城大薤山脚下的石花镇铜山村,有一座红军时期留下的无名烈士墓,虽然时光过去85年,当地村民一直没有忘记一位把年轻生命永远留在铜山的红军战士。6月24日,襄阳日报《无声的讲述》报道组来到铜山村,找到了这位红军战士的坟茔。

在铜山村党支部书记廖炳文的带领下,报道组来到一处叫柜门关的山谷,这里巨石壁立,茂密的树林中藏着一条崎岖的小道。廖炳文说:“别看这路不起眼,很多地方要用砍刀开路后才能通过,但在公路修起前,这条路是向避暑胜地薤山运送生活用品的主要通道。1931年5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也是沿着这条路上的薤山。”

在小道上一处仅有半间屋大小的平坦地方,一座坟茔略高出地面,廖炳文说,这就是无名红军烈士安葬之地。

1931年5月,贺龙、邓中夏、柳直荀为保存革命火种,率领红三军七师、八师主力离开洪湖苏区后,从保康马良坪突围,经歇马进入谷城境内,在薤山帮助鄂豫边区特委在鄂北建立了唯一的地方武装——薤山红军游击队,贺龙军长将他的警卫排长龚春林留下任参谋长,同时建立谷城县苏维埃政权,薤山游击队配合红八师、二十五师,开辟了以薤山为中心方圆百余里的红色游击区,在铜山村也建起苏维埃政权,铜山村至今留有苏维埃乡政府遗址,村里上岁数的人还记得贺龙当年曾在铜山村住过。

据史料记载,1931年5月16日,为打通进军均县、房县的咽喉要道,红三军以4个团的兵力,沿石花、苍苔一线,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攻击,很快占领石花街。此次战斗,击毙敌人30多人,俘敌30多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60多支,余敌仓皇窜到谷城县城。

红三军占领石花街后,为开辟新的苏区,鄂豫边特委和红三军前敌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经党中央批准,红三军主力暂时留在均县(今丹江口市)、房县、谷城一带,创建豫南、鄂北、鄂西根据地。红三军在石花街休整5天后,于5月21日北上,先后占领均县、郧县,6月18日占领房县县城。至此,开辟以房县为中心,包括均县、郧县、谷城在内的鄂西北根据地。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不少红军战士把生命留在谷城这块热土上。铜山村的无名烈士墓里掩埋的是一名身负重伤后牺牲的红军战士。村里人听老辈讲,当年这个战士的腹部受伤,肠子外溢,腿也被子弹打断无法行走。为不拖累部队行动,他独自一人留在柜门关里的小道上。在当时的条件下,乡亲们无法为他治伤。红军战士对前来看望他的铜山村乡亲说,他知道自己的伤无法治好,为了不落入敌手,希望乡亲们帮助结束他年轻的生命,可乡亲们没人忍心这样做。第二天,红军战士永远合上双眼,乡亲们将其就地掩埋在牺牲的地方,他的故事在铜山村一辈辈流传到今天,乡亲们一直称那座坟茔为红军墓。

红军在铜山村停留的时间并不很长,但铜山村的人对红军很有感情。廖炳文告诉我们,当年红军主力撤离后,铜山人曾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一些可以救治的红军伤员。上世纪80年代,谷城县政府组织寻找老红军,还从铜山村找到4位红军失散人员。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