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中国共产党谷城历史上的十个“一”(四)
发布日期: 2019-07-30 字体:【

中国共产党谷城历史上的十个“一”(四)

谷城第一任中共县委书记:高如松

高如松(1905—1974),又名高子明、李明成,谷城县茨河镇白龙庙村人。1925年因反教会教育从襄樊鸿文中学转到襄阳十中,积极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同年10月经谢远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任中共襄阳特支干事、共青团襄阳地委宣传部长,同年8月任襄阳县委宣传部长。1927年5月25日,襄阳小军阀张联升叛变,高如松赴武昌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到襄阳,在谷城、南漳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同年10月受中共鄂北特委派遣回到谷城担任县委书记,成为谷城历史上第一任中共县委书记。

1928年春,李亚声任县委书记,高如松为县委委员。在李亚声和高如松的领导下,先后组织发动了茨河、石花和谷城暴动,这三次暴动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同年秋末,由于桂系清乡军到处围剿我地下党组织,高如松在鄂北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已十分很难,只得离开谷城,经襄樊、武汉到上海设法找党组织联系。1929年夏末,高如松在南京找到党组织后,由市委介绍到中山陵西郊小学教书,开展秘密活动。

1930年夏,高如松受党的派遣,由南京回到鄂北,再次担任谷城县委书记。高如松回到谷城太平店,通过共产党张秀、肖元凯、肖元铎等人的秘密串联,在肖庄、崔湾、太平店、仙人渡一带,组织了一百多人,于6月11日半夜子时聚焦肖庄,举旗暴动,夜袭了太平店团防局,一枪未响,此次暴动共缴获长短枪20余支。随后立即撤出太平店,向肖庄进发,途中被地方团总茹树鼎率人阻击,结果张秀、肖元凯等同志壮烈牺牲,肖庄暴动失败。高如松又转到汉水以西,先后与庙滩的姜步瀛、薤山的李陶庵、赵星三,当铺的傅春泉等人,以及1928年秋收暴动后转入地下活动的老赤卫队员为骨干,积极组织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活动。随后与老河口中心县委书记朱佑文商议,将谷城、老河口合并为一个中心县委,朱佑文任县委书记,高如松为委员,仍在庙滩、当铺、薤山一带活动,积极筹建游击队。到1931年春,高如松把傅春泉领导的当铺游击队、姜步瀛领导的庙滩游击队和李陶庵组织的游击队集中到薤山,组建成薤山游击队。1931年5月16日,他亲自率领薤山游击队配合红三军主力攻打了石花街团防局,取得了较大的战果。

1931年6月上旬,红三军放弃均州,转移到房县,朱佑文介绍高如松到均县游击队巡视工作,当时均县县委决定组建军委会,由高如松任军委会主任。以后高如松随红九军游击队活动到房县,红三军政委邓中夏派高如松参加房县土地分配工作,不久,邓中夏又派高如松随便衣队到谷城了解情况,收集枪支弹药。高如松回到谷城薤山后,与李陶庵、赵星三等人取得联系,并带领便衣队缴获了盛家康民团步枪8支。同时又将从房县带来的4支手枪一并交给李陶庵,使薤山游击队得到发展壮大。同年10月,高如松担任谷城县苏维埃政府委员,积极开辟苏区工作。薤山革命失败后被迫离开鄂北。

1933年冬,高如松在江西党组织韩采芹等人的帮助和掩护下,打入白军二纵队六团,乘机随白军二纵队进入江西苏区,在富田附近找到中央红军,陈毅司令员、江西省主席曾山同志亲自接见了高如松,随后分配在江西军区政治部工作。

1936年冬,高如松带着董必武同志写的介绍信,找到党中央所在地延安,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42年调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9月,离开中央党校,被派往东北开辟工作。1946年春进入东北,任赤峰市委书记。1947年冬任嫩江省委民动部长,1948年4月,调嫩江省委调查研究室工作,1949年1月,高如松由东北调回湖北,任襄阳行署第一任专员,1951年初,调任武汉市第二区(桥口)区委书记兼武汉市委企业党委书记。

1952年高如松调中央工作,先后担任国家计委研究室主任、铁道部机车车辆制造局副局长、国家计委基建局副局长、化工部财务司、专家司司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不幸于1974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

作者:詹 丽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