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8-02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共产党谷城历史上的十个“一”(七) 谷城最早的一支正规人民军队:薤山游击队 1930年2月,湖北省委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均光谷枣4县临时特委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省委研究了鄂北党组织的工作,并作了新的部署,要求鄂北4县临时特委:一、尽快传达党的路线,先由上而下召集扩大会议,一直到支部,使鄂北党组织活动由不动走向动,再很快地召集代表会;二、特别注意中心工作的建立;三、尽快发动游击战争;四、扩大党的政治宣传,使群众在党的政治领导下,以脱离土匪、地主的欺骗。 1930年4月,全国爆发了蒋阎冯桂大规模军阀混战,即“中原大战”。东起山东,西至襄樊,南至长沙,在数千里战线上,展开了百万军队的厮杀。全国的革命形势乘此有利时机稳步向前发展,革命的重点转向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谷城也由于受到“中原大战”的影响,发生了石花、谷城将冯大战,造成国民党统治薄弱,出现了发展党组织、建立武装、创建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1930年初夏,县委书记高如松回到谷城,高如松根据谷城党组织的发展需要,按照党的“六大”精神,抓住有利时机,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高如松认真总结了过去斗争的经验教训,并先后跟宋良猷、李廷兰、李庚尧等多次讨论,制定行动计划。他们细致分析了鄂北和谷城的情况,认为汉水西地处川边、陕边、鄂西北的崇山峻岭,有利于革命武装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巩固,谷城大薤山是最理想的地方。 谷城大薤山地处谷城、保康、南漳、均县等县边区,海拔1000多米,地势险要,交通闭塞,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反动势力薄弱;农民群众基础经过1926年以来的发动,组织与锻炼,有较成熟的骨干力量。决定在薤山建立游击队,依靠这支力量把汉水以北的武装集中起来,汇合一处。高如松把商量的结果及时给县委和特委作了汇报。 在向特委汇报的同时,他首先与当铺、九里坪、太平店等地一批党的骨干取得联系,分配工作,并通过他们进行秘密串连,以各种方式联系群众同土豪劣绅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为了尽快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县委书记高如松安排原当铺党支部书记傅春泉在盛康与庙滩之间,组织一批忠诚勇敢的农民,成立红军游击队。并分别在盛康成立了红军游击队和庙滩红军游击支队。到1930年4月底,红军游击队和支队共发展红军游击队员和农民自卫军近350人。其中在汉水以北太平店就秘密改建了一支拥有300余枪的农民自卫军。傅春泉任盛康游击队队长,姜步瀛任庙滩游击支队队长。这两支游击队共有队员近50人。同年底,县委指示李陶庵在薤山脚下组织游击队,发展队员39人。1931年春,县委将几支游击队集中到薤山,组建成为拥有近百人、40多支枪的谷城人民自己的军队—薤山游击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