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11-11 字体:【大 中 小】 |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炒菜习惯, 影响的不只是味道口感, 它还会损害你的健康, 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你中招了吗? 如何健康地料理食物? 快跟着小编来做个自查吧! ↓↓↓ 7种厨房做菜“陋习” 1、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 很多人为了省事或看锅比较干净,不刷锅就直接炒下一道菜,这样做也是错误的! ■ 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 不刷锅再接着炒菜的时候,你会发现食物残渣很容易烧焦,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隐患。 健康提醒 每做完一道菜,都应把锅清洗干净,再炒下一道菜。 2、油冒烟时才下锅 油锅冒烟时,油温很可能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把菜下锅 ■ 会破坏食物的营养。 ■ 可能让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发生异变,产生一些致癌物。 健康提醒 在烹饪过程中,最好是热锅冷油。 3、炒菜不开油烟机或炒完立马关掉 烹调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油烟,其中含有许多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吸入对身体危害很大。 ■ 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更会加重病情,诱发哮喘、炎症等。 ■ 长期接触厨房高温油烟的中老年女性,患肺癌的风险增加约2至3倍,危害不亚于吸烟。 还有些人炒菜一结束,习惯马上关掉油烟机,这不是个好习惯。事实上油烟机排除废气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炒菜结束后仍会有一些废气残留在厨房中。 健康提醒 ■ 在炒完菜后,不妨让油烟机继续工作3至5分钟,这样可以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 ■ 同时关门开窗,让厨房油烟向外扩散,减少危害。 4、做菜时放很多调料 为了追求菜肴的美味,很多人做饭时会添加不少调味品,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盐。 ■ 据资料显示,在中国,65%的成年居民食盐摄入超过了6克的每日限定量。 ■ 长期的高盐膳食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健康提醒 ■ 炒菜只放一点盐或海鲜酱油,鸡精味精也少用。 ■ 可以用葱姜蒜或花椒等调味。 5、油炸过后的油继续炒菜 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 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数量会急剧增加。 6、蔬菜先切后洗 食物被切开后再用水清洗,不是个健康的习惯,这样做增加了食物与水的接触面积,易使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流失。 健康提醒 ■ 先将蔬菜清洗干净,并尽量将水分控干后再切。 ■ 切好的菜最好马上烹调,以免一些营养素被氧化破坏。 7、生、熟食物同用一块砧板 在切割生食时,食物中的细菌会残留在上面,而且部分生食中还携带较多的寄生虫卵。 ■ 若此后又用于切割熟食,细菌则会以菜刀和砧板为媒介直接污染熟食。 ■ 即使在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消毒”,细菌也并不会被彻底消灭干净。 健康提醒 ■ 生熟两用,肉菜分开。 ■ 普通的家庭厨房,至少需要3块砧板才能满足所有需求:一块切菜一块切生食一块切熟食 4招降低患癌风险 ▼厨房抹布勤消毒 厨房抹布是最脏的。据《中国家庭厨房卫生调查白皮书》显示,抹布用的越久,细菌就越多。 一条全新的抹布在家中使用一周后,细菌数量高达22亿。 健康提醒 ■ 厨房抹布要分开用,而且每次用后要洗净晒干; ■ 每两天用沸水煮20-30分钟消毒或者用专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也可用微波炉高挡加热1分钟消毒。 ▼炒菜时加点淀粉或食醋 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一种可导致消化道癌症的物质)的形成,因此,炒菜时尽量做到急火快炒。 ■ 烹调时可以加入少量淀粉,可有效保护维生素C; ■ 加些食醋,也可避免蔬菜中维生素C丢失。 ▼厨房用具经常换 健康提醒 ■有裂痕的陶瓷餐具要更换 瓷器的彩釉中含有铅,当出现裂痕时,铅就可能溢出,混入到食物中。 ■塑料制品一年一换 塑料制品一旦超期使用,极有可能变脆、老化,有害的小分子容易析出,成为诱发癌症的危险原因。 ■筷子3至6个月定期更换 木筷、竹筷使用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可能会引发痢疾、肠胃炎等疾病。 清洗食材有技巧 不正确的清洗方式会导致农药残留,引起慢性中毒,不同食材清洗方式也不同。 1.叶菜、瓜类 这上面残留的都为水溶性农药,可先用流水冲洗,再用淡盐水浸泡; 2.黄瓜和苦瓜 这类沟壑多的蔬菜可用牙刷刷洗; 3.红肉类 可先在淘米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再进行清洗; 4.动物内脏类 ■ 需先用清水冲洗后加入细盐、米醋轻轻搓揉; ■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重复几次即可; 5.海鲜类 ■ 可放在冷水中并在水中倒入少许醋和胡椒粉; ■ 或者用淘米水擦洗几次,以减轻腥味; 6.贝壳类 因为会含有较多泥沙,可在贝类浸泡的容器中加入适量食盐,吐沙完成后进行冲洗; 注重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赶快收藏、转发分享给更多你关心的人吧~ 来源:襄阳晚报 责任编辑:严华萍 / 编审:任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