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01-13 字体:【大 中 小】 |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老人腿脚不利索,容易摔倒。而老人常常存在骨质疏松,所以摔倒就容易导致骨折。要是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长期没有控制的话,就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也会对身体健康有负面的影响。那么中老年人,为什么容易患上骨质疏松?该如何去预防和治疗?下面就请专家跟大家谈谈。 本期嘉宾 任国海 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 骨外科主任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湖北省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医20余年,熟练掌握髋、膝关节置换,复杂的四肢及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熟练掌握各种脊柱内固定及其微创治疗,尤其对髋、膝关节置换,脊柱滑脱,脊柱骨折,颈椎病,脊柱侧弯矫形等复杂骨科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已有8000余例各类骨科手术经验,其中脊柱、关节外科手术各千余例,在各类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篇,参编著作一部。 骨质疏松治疗的常见误区 1、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2、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愈骨质疏松,这是没有道理的。 3、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补充钙质和微生素D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石,但每天摄入量不能超过1500毫克,给定时间每次不能超过500毫克。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老年人意外跌倒,该如何自我保护? 一、摔倒导致的受伤部位主要是腕关节、髋关节、脊椎,摔伤后切勿揉搓; 二、忌立即起身活动,在确定无疼痛感时才可起身。 三、如果摔伤的地方有肿胀、疼痛,就要注意了,一定及时要到医院就诊,避免危险发生。 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老年人意外跌倒? 预防老年人跌倒,需要从居家环境的布置、合理饮食和科学适量的运动等方面做起: 一、确保居住环境安全 •保持室内灯光明亮,夜间留夜灯; •保持地板干燥防滑、无障碍物; •椅子稳固,有靠背、扶手; •水杯、尿壶、助行器、拐杖等物品妥当放置。 二、确保饮食结构合理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如肉类、鱼、鸡蛋及奶类等。此外,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增加蛋白补充剂。 •补充维生素D,如每日晒太阳15分钟,鼓励老年人多做些户外活动,或者在医生建议下增加维生素D。 •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硒、锌等的摄入,提高老年人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能力。 三、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 •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快走等。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氧化能力、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减少脂肪。 •适量进行抗阻运动,如举重、坐位抬腿、拉弹力带等,有利于增加肌量和肌力。 •常做增加柔韧性的运动,如瑜伽、伸展动作等,有利于增加关节的柔韧度。 来源:湖北之声 责任编辑:冷晶晶 / 编审: 翟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