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05-14 字体:【大 中 小】 |
《菜根谭》有言:“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真正高明的人,懂得遇事退让。 让人三尺,便是为日后的进步留有余地。 让,先可以得机缘,让位可以保平安,让利可以聚人心。 让利,适可而止 利字当前,人人都有私心。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都懂得让利。 古人云:“利可共而不可独。” 钱财不可独占,一定要与他人共享。 让利可以聚众,聚众可以成事。 与人合作互惠,大家都得利,利益才能更长久。 纵观历史,懂得让利的人,其格局远大于分毫必究之人。 管子曰:“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 你不主动舍弃,老天也会借他人之手替你平衡。 李嘉诚深知这个道理,他曾在家中立下规矩:“李家人与别人合作,本该拿七分利,只拿六分。” 让一分利给别人,既是与人方便,也是为后世子孙结下一份善缘。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适当地谦让。 将利益让渡给别人,这样做虽然会有所损失,却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利益达到顶峰的时候,更需要适可而止。 让位,进退自如 《史记》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古来功臣,大多难免这个下场。 张良给汉高祖刘邦出谋划策,打下了锦绣江山。 刘邦曾经这样称赞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在打江山的过程中,张良一直被刘邦奉为“帝者师”。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开始分封众功臣。 刘邦打算封张良高位,但是张良辞而不受,只做了一个留侯。 并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 把高官、爵位,都让给了后来的能臣。 这种退位让贤的方式,赢得了刘邦的信任。 使得张良成为少数得以保全自身的功臣。 曾国藩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利不可占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理不可夺尽。 话不能说得太死,事不能做得太绝。 人到高处,让三分给别人行,这样才能进退自如。 让先,水到渠成 曾国藩和左宗棠同为晚清重臣,世人多以“曾左”并称。 曾国藩要比左宗棠年长,并曾提拔重用左宗棠; 但左宗棠却争先要强,从不把曾国藩放在眼里。 某日,左宗棠向友人抱怨:“为何世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 友人大胆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 短短一句话,彻底点醒了左宗棠。 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 一时的先后,并不能决定最终的结果。 《道德经》中说“不敢为天下先。” 争一时之先,毁一世之功。 处处争先的人,必然会在做事的过程中过于毛躁,出现失误,以至于影响大局。 与其争先,不如让路。 沉下心来,专注做好自己的事。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 人生如水,只需慢慢地流淌,一点一滴积蓄自己的力量。 任何事都应该保有一份耐心,不争不抢,自然水到渠成。 来源:儒风大家 责任编辑:邓植元 / 编审:严华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