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10-29 字体:【大 中 小】 |
工作在手,帮银发添彩 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因为《老来俏》这个节目,黄鹂和老干部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2018年元月,谷城县委老干部局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了《老来俏》节目,记录身边老同志的平凡日常,传递老干部们银发生辉的正能量。 节目运行六个月时,由于工作调整的缘故,一直从事后期制作的黄鹂与《老来俏》邂逅了。作为节目的制片人,年近五十岁的她,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挑战。 “我是一只后飞的笨鸟,必须用十分的精力才能够做出别人三分的成绩。”她时常这样给自己加压,逼着自己克服一切困难。凭着努力,在很短时间内,她成长为一个策划、编导、主持、写稿、制作都拿得起的“行家里手”…… 为了把《老来俏》办成老干部的精神乐园,她精心设计和实施了每一期节目。 医养融合,社区养老,高龄补贴,医药保健,免费公交……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她和她的团队把《老来俏》办成了一座“连心桥”,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老干部。 爱书法的“老革命”、诗赞谷城的“鲐背老人”、风范长者陈尚启……黄鹂带领她的团队,用一个个带露珠、冒热气的故事,展现老干部们七十正年少的精彩,让老同志、老干部、老党员们学有榜样、行有方向。 2018-2019年度,《老来俏》获襄阳广播电视优秀栏目二等奖;她本人也被单位授予“年度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称号。 责任在肩,为银发增色 这些年来,黄鹂把老干部的晚年快乐,当成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通过氛围熏陶、热情感染、活动激发,鼓励广大老干部们用丰富的文化生活为银发人生增芳华。 她爱好朗诵,邀请老年朋友加入朗诵群,并在群里和大家热情交流,经常给大家的朗诵打样、点评。她还把老干部们的诗文、朗诵拍成短视频,做成“诗画美文”在节目中播出,极大地增加了老干部们的学习热情。 她经常举办活动,组织老干部们积极参与。三年来,举办活动近百场,参与的老同志万余人次。《红歌红舞颂党恩》《儿童节,我们和孙子孙女同乐》《用幸福的样子向祖国献礼》……这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老干部们的文化生活。而她在活动中所凸现出来的专业、专注、专心,更是赢得了广大老干部们的信赖。 很多老干部在参加活动前,都会邀请她到排练现场做专业指导。而她,也会尽量抽出时间,竭尽所能地给出有效意见。 谷城旗袍协会会长李秀英说:“只要黄小妹到现场,大家排练的劲头格外足。她就是我们的底气。” 信念在心,助银发生辉 在2020年的那场疫情中,黄鹂迅速反应,利用微信群,向老干部们宣讲抗疫知识,鼓励大家用手机自拍视频,来展示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抗疫决心,以歌、以笔、以诗战疫。那期《老来俏》节目十几分钟,全部都是老干部们用手机自拍的内容。 教老干部们用手机自拍视频,可是个力气活。对有微信使用基础的老干部,她发出拍摄要求,打样示范即可。但大部分老干部不会使用微信拍摄,她就一个一个地打电话,一步一步地指导拍摄:选景、构图、录制、传送……一演示就是一个多小时。三天,她语音交流一千多分钟,引以为傲的“金嗓子”都哑了,操作手机的两个手指都肿胀酸痛。但看到节目如期播出,看到老干部们凝聚起来的“宅家力量”,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此外,她还组织老干部们到福利院包饺子,给广大市民送对联,进山区教孩子们画国画、唱革命歌曲…… 参加支部主题党日、解读战疫答卷、弘扬抗疫典型、讲述英烈故事、把脉脱贫攻坚、倡导汉江禁渔……这一次次活动,一个个故事,都凝聚着她和她的团队的汗水。为了让老干部亲眼见证山区群众的脱贫变化,她拄着树枝,“爬”上了一千多米的高山;为保证每一次拍摄顺利、高效,她常常伏案到深夜,做实做细每一个工作计划…… 在她的努力下,《老来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成为谷城观众公认的品牌栏目,成为谷城老干部的一张精神名片。2019年11月27日,《老来俏》被当成全省老干部工作典型案例。 “办好节目,是我的工作;让老干部晚年幸福,是我作为一个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我愿做一抹温暖的底色,衬托夕阳灿烂、银发生辉。”黄鹂说。 通讯员:刘纯刚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实习生:刘清涛 来源:襄阳晚报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严华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