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谷城
谷城县公安局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发布日期: 2021-10-30 字体:【

2021年以来,谷城县公安局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期待、新需求,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做实“百警巡防、百米联防、百户群防”,积极探索“街面、社区、农村”三个警务新模式,有力确保全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2021年8月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96起,化解967起,化解率97.2%,无命案和恶性案事件。

常态推行百警巡防,做实街面警务。落实动态巡控。根据人员密集程度将主城区划分为三个巡区,每个巡区由城关派出所巡警队常态出动1辆警车、3名警力,在主街面实行24小时动态巡逻查控,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同时,由主街面向背街小巷辐射,从局机关、业务大队抽调9名精干警力组建3支步巡队,分区包保、走街串巷,消除巡防盲区。2021年以来,城区街面未发生聚众斗殴、持械伤人案件,全县未发生现行命案。落实定点管控。从治安、反恐、城关、城北等所队抽调12名警力、组建4支快反小组,分别入驻火车站、汽车站、高铁站和政府机关大院等重点部位,辐射形成4个快速反应圈。常态备勤70名应急处突力量,随时应对突发情况。落实专项查控。设立冷集、庙滩进出城治安交通检查站,在城区治安复杂路段布控查缉卡点4个,2021年以来现场查获酒醉驾1376起、超员超载2704起、无证驾驶1096起;不定期开展娱乐场所清查检查和出租屋、写字楼“扫楼”行动,捣毁电诈窝点2个,抓获涉诈等违法人员37人。

探索创新百米联防,做实社区警务。建立平安联勤岗。全面收集主城区各单位、小区、企业值班室分布点位、人员配置等情况,按照一街(路)不少于1个标准,科学选建“平安联勤岗”185个,统一岗亭外观标识、统一安装治安警灯、统一人员持证上岗,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与社区警务室联勤互动,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规范治安巡逻队。整合社区干部、驻村辅警、单位内保、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组建志愿者服务队117支,常态开展巡逻防控、隐患排查、反诈宣防等工作,2021年以来谷城县“三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2.3%。完善视频监控网。在全县290个村(社区)、汉水文化展示区、襄渝铁路沿线新建1524路高清摄像机,汇聚整合商超、景区、社区和行业场所、机关单位等视频监控资源1437路,打造可视化治安防控体系。

健全完善百户群防,做实农村警务。划小治理单元,织密组织体系。在全县推广“百户自治”模式,以村(社区)为单位,以100户左右为基本单元,从在职党员干部、退休老干部、部队退役人员、乡贤名人等中择优选出“百户长”3551名,就近就熟包保1个基本单元;充分发挥“一人带一片,多片带整体”作用,打造“社区—小区(楼栋)—百户长—群众”四位一体组织网格架构,覆盖群众32.5万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精准设岗定责,促进作用发挥。明确“百户长”收集民情、宣传政策、调解矛盾、治理协调、民生服务5大工作职责,在“一居一警、一村一辅”带动下,共同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2021年以来,为群众办实事5000余件,协助解决群众困难2600余个;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类治安、刑事案件分别同比下降16.3%、13.2%;入户发放反诈宣传资料35万余份,4至10月电诈发案同比下降37.6%,8月以来63天零发案。强化激励约束,推动常态长效。建立日清、周查、月评制度,督促“百户长”每周向驻村(社区)民(辅)警报告所掌握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涉稳苗头以及巡逻防控等治安动态,由驻村(社区)民(辅)警据实记录,对表现突出的,报请乡镇党委政府通报表彰,优先吸收入党或选为后备干部,激发干事动力。

通讯员:钟亚男

来源:谷城县公安局

责任编辑:冷晶晶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