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11-26 字体:【大 中 小】 |
昨天(11月25日) 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 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今年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播出二十周年 这部剧当年让“家庭暴力” 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也让很多受害者意识到 “家暴不是家务事” 剧中“安嘉和”的扮演者冯远征 这些年也一直在呼吁 “对家庭暴力勇敢说不” 反家暴也要反精神暴力 需要指出的是 家暴行为不止是拳打脚踢 2016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明确了 侵害行为既包括身体,也包括精神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020年10月 广东省相关法规 也将精神暴力纳入家庭暴力范围 明确侮辱、诽谤、散布隐私、 威胁、跟踪、骚扰 等行为都属于家暴 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中也提出 要探索将家暴防治延伸到 婚前、离婚后及精神暴力等情形 但事实是 精神暴力往往隐蔽性强 亲密关系中 精神暴力的存在 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普遍 这些话你经常听到吗? 这些场景你经常遇到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应警惕!“以爱之名”的情感操控也是暴力 亲密关系之间的精神暴力行为 往往隐蔽性强 有的甚至是“以爱之名” 施暴者以“爱的名义” 对受害者进行情感操控 受害者往往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反复受到施暴者的语言打击,认为自己是错的; 2、因为对方若即若离的态度,产生情感依赖; 3、最终丧失自尊自信,完全被施暴者控制。 一开始,精神操控很难被察觉 甚至会让受害者认为这是爱的表现 例如“我介意你和异性接触, 是因为我太在乎你” 随着控制的深入 受害者在痛苦的同时却无力逃离 从而酿成悲剧 遭遇精神暴力,请牢记 目前,一些情感操控、 言语暴力等精神暴力行为 仍很难用法律予以约束 即使是法律明确界定的精神侵害行为 因其手段不着痕迹 受害者也很难举证维权 如果不幸遭遇精神暴力 该怎么寻求帮助? 请牢记这份小贴士↓ 1、遭受辱骂、胁迫时,可取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 2、及时向妇联、公安、居委会寻求帮助,请求上述单位做笔录; 3、遭受精神暴力并发现精神、心理出现问题时,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4、及时将遭遇告知亲戚、朋友,寻求帮助,他们后续也可以作为证人作证。 勇敢说不 拒绝伤害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党安宁 / 编审:翟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