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藏在谷城的“宝”,你知道吗?
发布日期: 2021-12-03 字体:【

一颦一笑一回眸

一痴一情一梦中

几个亮相

几句唱词

几回起承转合

用几个小时的时间

把人一生的悲欢离合演绎出来

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谷城地处华中腹地、大巴山及秦岭山区与汉江平原的接合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是商贾云集的重要口岸。东西文化在此交流融合,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戏剧、曲艺等文化艺术就应运而生。

“一清二黄三越调,躲躲戏(花鼓戏)越唱越热闹”是早期民众对谷城民间戏曲繁荣的一种肯定。根据谷城老艺人口述,明朝末年,公元1642年前后,李自成义军秦陇子弟屯兵谷城、襄河一带时,以秦腔(同州梆子)为军戏,经常在此举行同州梆子演唱活动,同州梆子戏便在襄河一代传开,后来逐渐演变形成了谷城大越调,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唱腔音域宽厚、拖音委婉,演唱风格粗狂、质朴、高亢,通俗易懂。不是票友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啧啧称奇。

谷城湖北越调《滚灯谣》选段

作为谷城县的艺术瑰宝,历代戏曲艺术家通过经典剧目的有序传承,将戏曲艺术一代一代地传至当下。2009年,谷城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开始对湖北越调进行搜集整理。2014年年底,湖北越调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月,谷城县湖北越调剧团正式成立,承担起传承这项古老剧种的重任。

湖北越调传承中心的演职人员在紧张排练


      多年来,为了保护这块来之不易的“宝”,谷城县湖北越调剧团每年组织演出150多场,进校园、走乡镇、入社区,推广传统艺术,大谷城的湖北越调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作为独具秦风楚韵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湖北越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仅着眼现在,更是放眼未来。谷城县非遗保护中心早在2019年,就招聘了20名中学生作为艺术人才进行培养,到武汉学习5年,让优秀的文化传承发展、重焕新彩。

学员在紧张训练

“文化中国”这个代名词越来越被广泛地提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与发展是文化中国最强有力的支撑。谷城湖北越调也需要大家的支持,让越调的繁荣发展势不可挡!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

一城一味,一城一曲,

一城一个故事。

煮一杯高香茶,南河竹悠;

翻一本书,红楼春秋;

听一出戏,最爱越调。

记者:房景智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房景智 / 编审:翟竞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