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原创】最爱家乡的腊八粥
发布日期: 2022-01-07 字体:【

家乡美食数不胜数,“五山八大碗”、团年宴四大名菜、酱豆鸡、碳锅腊蹄……我情有独钟的还是腊八粥。

儿时,热乎乎、软糯糯、香喷喷的腊八粥,我能够津津有味地吃上几大碗,把肚皮撑得鼓鼓囊囊的。我的祖父是老一代的民间文艺家,他曾经讲述过腊八粥的故事:传说朱元璋当过放牛娃,有一年腊月初六,朱元璋去放牛,他与小伙伴一起在河边捉鱼蟹,然后烤了充饥。他们玩过了头,太阳还没落山,几头牛提前回来,东家把朱元璋痛打一顿,还罚他两天不能吃饭。

作者在襄阳市第五届乡村旅游年货节上讲述五山腊八节习俗

腊月初八一大早,朱元璋饿得眼冒金花,他硬撑着伤体,把牛赶到河滩上,自己靠在田埂晒太阳。不经意间,他看到一个老鼠洞,外边还有新鲜的浮土。朱元璋喜出望外,心想,捉个老鼠烧了吃吧,总不能活活饿死。他马上用鞭杆去挖洞,忙了半小时,他挖出了一些黄豆、谷穗、苞谷、花生、麦粒和板栗,足足有斤把。朱元璋是个讲义气的孩子,不忍心独自享受,就找来几个好朋友,几个人分这点食物,人人都吃不饱。朱元璋心生一计,找来东家扔掉的一个药罐子,洗干净,把粮食去壳去杂,洗干净,混合一起,加水煨煮,又捉了一些鱼蟹放进去,一起熬成粥,几个穷娃子,你抓一把,我抓一把,狼吞虎咽,吃得很舒服。朱元璋登基后,诏告天下,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五山的腊八粥,把各种肉类、主粮、杂粮、蔬菜瓜果、坚果、菌类、佐料等加在一起,品种越多越好,熬成大杂烩。一般难煮的先放,依次加料,青菜最后加。在五山,腊八粥有庆祝丰收、共同分享、感念上苍等美好寓意。

游客品尝五山腊八百家宴

现在,腊八粥已经演化成五山百家宴,家家户户把拿手菜端出来,摆在长桌上,客人免费品尝。百家宴意在显示五山人民热情好客、殷实富足,也要比拼切磋厨艺。现场必然要支起几口大锅,熬制美味的腊八粥。五山腊八节是个很受重视的节日,民俗文艺表演持续几百年,锣鼓、旱船、唢呐、讲故事、蚌壳精等,节目不仅登上舞台表演,还走乡串户巡回演出。目前,五山百家宴两度登上央视。

腊八节也预示着即将进入新年的准备阶段,家家户户得筹备年货,准备新衣,备好春联。有道是“吃了腊八粥,年货要办足”“吃了腊八饭,嘴要忌一半(少说不吉祥的话)”“腊八一到,演戏放炮”“腊八一来,快搭戏台”。

我作为五山年俗文化节的发起人和家乡民俗文化的守望者,多年来,不遗余力挖掘家乡的腊八文化,特别是如何提高五山腊八粥的制作工艺,我们下足了功夫。考虑到既能够坚守传统,又能够适应游客需要。因此,我与多名乡村名厨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反复尝试,发现适量的桂皮、花椒、辣椒、胡椒、茴香等二十多种香料的加入,大大改进了腊八粥的味道,抓住了食客的味蕾。

作者:杜权成

来源:谷城县五山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翟竞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