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06-07 字体:【大 中 小】 |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红军队伍经过五山的张湾。大部队过后,杨司务长负责归还向乡亲们借的物品。 当杨司务长向一户人家归还门板(当切菜案板使用),这家儿子接媳妇儿,正在办喜宴。一群吃霸王餐的土匪看到杨司务长背着一杆步枪,十分眼馋,他们用的是鸟枪。匪首使了个眼色,几个小喽啰硬拉杨司务长入席喝喜酒,还说如果不喝就是看不起人。杨司务长觉得这里的乡亲厚道热情,为了密切军民关系,他就坐下了,喝了三碗地封黄酒,杨司务长抱拳告辞,要去追赶大部队,这种黄酒又叫“见风倒”,没走多远,杨司务长就觉得腿发软。这群土匪执意要“送客”,他们架着杨司务长走,走到一处悬崖边,他们将杨司务长的枪抢了,把人推下摔死了。那时土匪猖獗,百姓悄悄把杨司务长埋葬,也没敢报告。据当地高龄老人回忆,杨司务长牺牲时大约三十多岁,他个子瘦高,浓眉大眼,精神抖擞,手大脚大,穿的是草鞋。 解放后,残忍杀害杨司务长的匪首被镇压,从犯都受到相应惩处。 一九七六年,因改田改地,杨司务长的遗骸迁至季家垭,当地百姓叫作“红军坟”。每年清明节,群众自发祭红军坟。 讲述:刘成安(生前为张湾中心小学校长) 刘保国(五山民间故事第五代传承人) 季达国(五山镇秦家畈村支部书记) 整理:杜权成 姚龙均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翟竞 |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