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五山民间故事】夏家寨的来历
发布日期: 2022-08-22 字体:【

五山镇夏家寨村以夏姓族居而得名。清嘉庆年间,夏氏堂兄弟九人,带着家眷,驾着几辆马车,历经千里,来到了马路尽头的村子。相传他们兄弟十人,老四参加了白莲教起义,并担任小头目(相当于连长),起义失败后,他所在的一支义军的名单被朝廷掌握,按照当时的法律是要株连九族的。兄弟九人商量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找个偏僻的地方隐居。他们刚到五山的时候,曾经以“尚(上)”为姓,后来风平浪静之后,恢复“夏(下)”姓。所以,至今仍然有人开玩笑把他们这一支称为“尚”。特别是新年期间,要讨口彩,就称“夏”为“尚”。

因为这里此前发生了大面积的瘟疫,到处一派荒凉,朝廷鼓励外来户自己开垦,自给自足,同时,能够为县衙上缴一定的粮食和赋税。兄弟九人来到这里定居。他们插旗为标,上至黄龙沟村下至甘家贩村,到处插满旗帜。他们在这里辛勤耕作,几十年后,夏家家境更加殷实,拥有良田几百亩,人口增长到一百多口。他们建立了夏家粮库,存放余粮几十万斤,后来,经常被土匪袭扰或抢劫。经过召开家族会议,他们决定在两座高而上平的山顶上,修建山寨,并在寨子上布满了碉堡和居住的石头房。还请来了民间武林高手,训练家族男丁,提高战斗力。每家每户的余粮,集中存放山寨的粮库里,每天都有人换班把守。山寨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据说有一年,石花街的悍匪徐大麻子带领二十多个亡命徒来抢粮食,山寨上的6个精壮的守卫用石头砸,用弓箭射,把徐大麻子一伙儿整得狼狈不堪,最后喊话:“你们莫甩石头了,我带受伤的兄弟回去,今后井水不犯河水。”为了避免土匪疯狂报复,守卫停止了攻击。从此徐大麻子再也不敢来了。

道光、咸丰年间,外迁人口越来越多,县太爷亲自出面做工作,夏家让出了部分地盘,以两座山寨为中心,确定了大约12平方公里作为他们的村庄,形成了今天夏家寨的大体范围。山寨成为村庄的地标,所以从清朝起,这个村庄就叫做夏家寨。

1948年,为了防止国民党反动派与地方反动武装相互勾结,企图颠覆新生革命政权,解放军的一个连曾在寨顶上驻扎一个多月,他们还加固了防御体系。夏家寨不远的黄峪铺村,是国民党乡公所驻地,也是国民党最后一任乡长杨益明的老巢。解放军的驻守,对他起到了监视和震慑作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大搞社会主义建设,这两座山寨上的大量石头被村民掀到山下,砌筑河道驳岸、砌猪圈、做地基、修水坝。现在仅存遗址,但是,山寨的大体轮廓还很清晰。

收集整理:杜权成 夏青勇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翟竞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