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典型人物
谭承斌:坚守大山 呵护山里娃37载
发布日期: 2022-09-13 字体:【

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从教37年,他始终扎根山区教学点,教书育人,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乡亲们的希望。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 南河镇白水峪中心小学教师谭承斌。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这节课我们学习……”谭承斌正在为学生上课。

南河镇白水峪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白水峪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1名,5个年级3个班级,教师3名,像这样的“麻雀小学”,本该撤并整合,谭承斌也能去条件更好的学校任职。

谭承斌介绍:“如果撤并,学生上学更远了,只要孩子们在,学校就在。”

上世纪90年代,这里学生最远的要坐一小时船,再走两三个小时山路才能到校。谭承斌采取学校护送一程、摆渡员转接一程、家长接送一程的联动交接机制,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

学生家长邹庆书说:“谭校长每天在码头接送孩子,有他在,我们就放心。”

十几年前,在偏远山村,由于经济落后,少数家庭不让孩子读书。谭承斌就上门反复做家长工作。春夏秋冬、花开花落,这里的沟沟岔岔留下了谭承斌家访的足迹与身影。

谭承斌的学生杨玉琴说:“要是没有谭老师的坚持,我可能连小学都没有读毕业,也不会在村里当干部,要是没有读到书,都不知道现在会是个啥样子。”

在山区,买菜仅运费就能使“豆腐盘成肉价钱”,师生吃不上、吃不好、吃不起菜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谭承斌和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将校外大片撂荒地开挖成梯田,硬是在石头缝里建成4亩多的菜园子,又搭建猪圈和鸡棚,养猪喂鸡供应食堂。从那时起,饭钵里每周有肉、有蛋,师生们脸上笑开了花。

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谭承斌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语文、数学、科学……他样样“精通”。

2004年进行新课改培训,当时在职的教师中没有一个是科班毕业。谭承斌便组织教师听课、讲评,再听课、再讲评,自己讲、老师讲、请县里镇里的教研员来讲,带领大家“挑战”新课改。

南河镇中心学校总支委员熊伟表示:“在谭校长的带领下,老师们主动钻研教法,教学质量一跃进入全镇学校的前列。”

如今,白水峪中心小学各项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学生上学无忧,但最让谭承斌操心的,还是师资力量的问题。2017年秋,眼看就要开学,英语老师还没着落。情急之下,谭承斌想到了自己的学生黄雪娇,便试着给她打了一个电话,想请她回乡支教。

黄雪娇:“接到谭校长的电话,我也是思绪万千。但我觉得,人不管走多远,都不该忘记来时的路,我跟谭老师说,我回去!白水峪教学点更需要我!”

在家人的支持下,黄雪娇离开了武汉的公司,正式到白水峪教学点报到。如今,通过考试,黄雪娇已成为白水峪中心小学的一名正式教师。

55岁的谭承斌有两个女儿,老大在上海打工,老二自小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妻子虽然是乡村医生,但家境并不宽裕,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谭承斌每年都要挤出一些钱去帮助困难学生。

谭承斌的妻子俞洪勤表示: “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山里娃子也不容易,学生有个头痛发热、感冒咳嗽的,我都免费给他拿药打针,也算是对老谭工作的支持吧。”

10多年来,谭承斌先后资助学生198名 ,资助金达8万多元。

谭承斌说:“有人问我,这么多年待在山区图个啥?我觉得,这里是我的家乡,能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一切都值了。”

在谭承斌的启蒙教育下,一茬又一茬的山里娃走出了白水峪的大山,在更广阔的世界书写精彩人生。

多年来,谭承斌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好人”“襄阳百杰·师德楷模”“襄阳市劳模”“感动谷城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记者:吕涛 周龙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杨守荣 / 编审:翟竞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