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09-21 字体:【大 中 小】 |
近年来,谷城县茨河镇充分挖掘镇内红色底蕴、绿色资源、古色文化、蓝色记忆等本土特色,依托鄂北抗大手纺所、李亚声烈士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低钠富硒五眼泉、梦里水乡狮子岩为代表的绿色文化,千年古刹承恩寺、一代名庵千峰庵为代表的古色文化,航空小镇和5713厂为代表的蓝色文化,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持续擦亮红绿古蓝“四色”文化名片。 讲好红色故事,增强红色底蕴。依托鄂北抗大手纺所、李亚声烈士纪念馆、红石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湾红色教育展览馆、八一烈士陵园等8处烈士纪念设施及红色革命旧址,注重挖掘发生在茨河近代以来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涌现出的人物事件,讲好谷城第一任县委书记高如松、第二任县委书记李亚声等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鄂北赤子高如松》新书在全国发行,引导党员群众忆苦思甜。加强对红色革命旧址的修复,通过保护修缮、整治修复与保护性重建,打造以鄂西北手纺所为主的手纺展示区、生活展示区和红色教育区,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以镇中心小学更名如松小学、镇初级中学更名亚声中学的契机,把李亚声烈士纪念馆与南泥湾农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让红色的种子在学生幼年生根发芽,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鄂北抗大手纺所 李亚声烈士纪念馆 红石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陶湾红色教育展览馆 合理开发利用,深挖绿色资源。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全面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严格落实汉江“十年禁渔”,充分利用新集电站对汉江水位提升、水量增加的正面影响,以汉江流域茨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为重点,加大植绿、补绿、增绿力度,镇村两级河湖长、山林长坚持每月巡河、巡湖、巡山,做到巡查有记录、生态有保障。发挥全省唯一的“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实践基地”承恩寺林场,“全市长寿科研基地”“全市长寿旅游示范基地”“长寿大学摄影基地”等作用,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善于把浩浩汤汤汉江水、低钠富硒五眼泉、梦里水乡狮子岩、层林尽染五朵山、金牛寺油茶园、青鞍山滴水崖、胡家泉“喊泉”、杨村棋盘山以及100余处大小泉眼等绿水青山,转化为旅游资源,成为网红打卡地,打造天然氧吧。 狮子岩生态旅游区 金牛寺油茶园 注重保护修缮,弘扬古色文化。把千年古刹承恩寺、一代名庵千峰庵、千年古树银杏树、古灵道与襄宪王陵作为体现“千年古镇”文化的印记,充分彰显茨河山水田园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擦亮小城镇”建设一体化推进,既重视农村,加强乡村建筑风貌引导,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更好保留和体现村庄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不断提升改善传统村落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要重视集镇建设,突出规划先行、重点打造、全域提升,补齐“两基”短板。通过感受乡风、乡俗、乡情、乡味,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茨河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胡家泉村千年银杏树 军地双拥共建,追寻蓝色记忆。作为拥有驻军部队4家、军工企业1家的乡镇,充分发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天然优势,逐步形成“点线发力、横纵结合、全域升级”的双拥新格局。在社区、白龙庙、陶湾等村重点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庙岗、石井冲等村重点打造的航空知识科普基地,在后庄、承恩寺等村重点打造后勤物资保障基地,通过共建基础设施、共办军民活动、共育农村人才,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八一烈士陵园、红石岩等纪念设施修缮保护的举措在央视宣传推广。依托“三线记忆·航空印象”,建成鄂西北首家航空纪念馆,着力打造亚洲最大、全国唯一的中航工业空降空投防护救生专业馆,把工业的锈迹变为生活的秀带,5713厂获评第十七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航空馆被命名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动力控制装置修理车间被评为“湖北省工人先锋号”。强化与5713厂共建的全市首个“航空科技实践教室”功能,从航空特色小学发展为航空特色小镇,让可期可待的美好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 5713厂 5713厂 航空特色小镇 通讯员:邹澄圣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责任编辑:翟竞 审核:余运超 詹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