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3-11 字体:【大 中 小】 |
三月芳菲,灼灼韶华。为丰富干警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巾帼风采,3月7日,谷城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全体女干警开展诗词分享活动。 漫漫历史长河中,女性的形象丰富多彩。浩瀚如烟的诗句像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展现了女性的美丽、柔情、勤劳、智慧和坚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女性的魅力吧! 昂扬的精神面貌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石花检察室主任兼机关团支部书记、“谷芽”未检工作室负责人肖丽慷慨激昂地诵读了毛泽东同志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该诗作于1961年2月,是毛泽东看了女民兵训练的照片后题写的诗。通过对女民兵的赞美,展示了新中国青年妇女的新思想、新面貌、新精神状态,讴歌了她们崇高的内心世界和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新时代精神。 肖丽谈道:“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对女兵‘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气概的赞扬,也看到了他对于青年人寄予的殷切厚望。作为一名新时代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青年检察干警,我深刻体会到办理案件不仅要有较高法律适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矛盾化解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社会关系修复能力,与此同时,先进的司法理念和创新思维也必不可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负初心、不负使命,深学细悟、笃行实干,用检察担当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深厚的家国情怀 木兰诗 ……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 司行局干警黄欢分享了《木兰诗》(节选),该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黄欢谈道:“《木兰诗》中的家国情怀触动了我,木兰为了家庭和国家,选择女扮男装去从军,她身上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我感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种精神,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尽一份力。同时,我对木兰的勇敢与坚定也深感敬佩,面对战争,面对困境,她始终不言放弃,凭借着智慧与勇气一步步克服困难,她的独立、勇敢与智慧激励着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不为权贵折腰的气节 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 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 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 五马莫留连。 政治部副主任操悦雯诵读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春歌》,该诗吟咏了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美女秦罗敷的故事。诗句中不仅体现了主人翁的美貌和勤劳,更体现出其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的高尚品质。 操悦雯在分享体会时说:“诗人笔下的秦罗敷是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体的典范,我们普通人虽不具有倾国倾城的外貌,但能选择保持内心的真善美。干司法工作是个良心活,它不仅是一场关乎司法判决的正义较量,更是一场叩问良心的真理之战。在司法办案中,我们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如我在诉’的精神,坚守底线,让司法结论与老百姓心中的朴素价值追求同频共振。” 真挚无私的母爱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石昌君分享了广为吟唱的《游子吟》,舒缓的诵读声中,一幅慈母为游子缝衣的生活画面徐徐展开,“密密”二字精确地表达出了慈母针线细密、紧张操劳的行为形态,又微妙地传达出了慈母温厚、细腻、周到的情感精神。 石昌君表示,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多重角色,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根基力量。女干警们要带头涵养好家风家训,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关心配偶,以健康文明的方式构筑幸福美好生活。 其他干警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关于女性聪慧、执着、热爱、洒脱的诗篇,大家一起在古风古韵中体会诗词魅力,在一字一句中传诵经典文学。 通讯员:操悦雯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任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