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奔跑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谷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日期: 2024-03-18 字体:【

近年来,谷城县聚焦工业强县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技改提质,智造焕新”三年行动,以资源再生利用、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为主导,围绕7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推动产业“智改数转”,企业技改投入达600多亿元。引导300余家企业和单位“上云”,助力数字化转型。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1家,同比增长42.5%;研发费用投入完成8.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4%,同比增长0.16个百分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024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44.05亿元,同比增长56.9%。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居全市第一。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规模,积极谋划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1.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量的59%。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千亿园区、千亿GDP、千亿硅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坚持“新”字提能,以新能源动力电池原料和水性环保涂料两大特色产业为主导,按照科技含量不高、涉环保安全危险级别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三不要”标准,高标准、高层级承接项目入驻谷城化工园区。目前,园区已承接硅能源、硅化工、硅材料3大类重点项目,7个关联产业项目,其中包含骆驼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景锂废旧锂电池利用2个电池原料项目,吉利谷城“硅谷”、兴发瑞佳硅胶2个硅产业项目,福兴化工、亨思特、三雷德3个化工项目。

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深入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子胥支持计划”等人才计划,着力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引进省级科技特派员1人,市级科技特派员25人,为企业选派“科技副总”4人,总数达到14人。开展“企业家成长赋能”行动,培育本土优秀企业家100多人,梯次储备1000多人。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9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3家,市级校企联合中心17家。邀请中国铸造协会、武汉科技大学、省农科院等30多名专家教授,来谷进行技术指导、洽谈合作等事宜。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6项,研发新技术125项,开发新产品460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2亿元以上。三环锻造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通讯员:张婷婷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任丹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