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5-07 字体:【大 中 小】 |
位于谷城五山西湾村和丹江口浪河交界地带的赵子沟水库,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春晓湖。水库两岸山花烂漫,春茶飘香。春晓湖碧波荡漾,湖面倒映着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库区西面山坡是五十亩的连片茶园,好似巨大的绿色宽银幕。 茶园的正中间有一条观光步道,从山顶到湖边,全长两百米。步道旁是仿生护栏,酷似盘根错节的古藤,与绿色茶园和谐相映。中间的一米多宽的台阶,青石板取自当地,用水泥勾缝连接,极富自然之趣。我们拾级而上,惠风和畅,春日的茶园里,茶香怡人。 登上高高的山顶,极目远眺,百日山、马鞍山、均谷寨若隐若现,近处的茶园、河流、白杨林、村落、袅袅炊烟,尽收眼底,充满诗情画意。 山腰是一条连接谷城西湾村和丹江口钱湾村的水泥公路,公路附近建了一座手工茶坊,是通透式的仿古建筑,外边挂着两个竹帘,醒目地写着“茶”字。两位工人师傅正在手工制茶,龙井锅采用的是电加热。 春晓茶场承包人杨红兵放下手里的活儿,与我们热情打招呼。他准备在附近经营民宿。 我们走进作坊,四面一览无余。想一想,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候,制茶技师气定神闲地在斜锅里进行手工操作,刚刚采摘的茶芽在高温的加持下,变成了飘香的佳茗。冲泡一杯,茶芽在杯中上下翻飞,片刻,杯底的茶芽根根向上,上面的茶芽如根根悬针,杯中一派盎然的生机。 西湾旧称西姚家湾,姚氏先民在清朝迁到这里,已经三四百年了。姚氏祖上曾经出过太学生、三品文官。姚氏一脉,耕读传家之风赓续至今,他们崇尚“富不丢猪、穷不丢书”。西湾有一处集中了三十多户人家,以姚姓居民为主。这是个老居民点,近年扩宽了路面,翻修了旧房,合理规划,调整了部分民居的分布,改厕、改圈、改水、改气,美化了房前屋后,古树名木、鱼塘花池,点缀其间。 村民姚兴涛家承包了几百亩茶园,还开了农家乐,不仅率先实现致富梦,而且带动了很多乡亲就业,采茶、制茶、销售、餐饮、民宿等每年用工颇多。最近,他又争取到老厂房改造项目,在旧厂房的基础上,加了重钢结构,添置了包装车间、化验室、茶艺馆、接待室等功能室。 姚兴涛是五山知名制茶能手,获得过五届“鄂西北茶王”称号。他创立的瑶池仙茗茶叶品牌已成为襄阳高香茶的一个知名品牌。他深挖潜力、拓展市场,树立了优质优价的观念,建成了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并通过了认证;在制作上精益求精,春茶坚持以纯手工高档茶为主打产品,夏秋季也生产中低档茶。他说:“面对采茶工紧张的问题,我们考虑,只有产出高品质的茶,卖出好价钱,有了更多的利润,才能提高采茶费,调动采茶工的积极性。今年春茶鲜叶,手快的女工一天可以挣三百多元。丹江口和石花镇都有人过来采茶,免费接送和吃住。” (图为姚兴涛正在展示茶王奖牌) 村民委员会主任介绍,近年来,西湾村扩建了主路,都是双车道,通户路全部硬化,公路两旁的白杨树、槐树等更换成了紫薇、桂花、樟树等观赏性强的花木,修通了芭茅地水库到金店村界山隧洞的旅游路。村里大力扶持村民创业增收,有两个大茶场,培养了养猪大户、养羊大户、养鱼大户、花木大户,还鼓励村民种植香菇、木耳、蔬菜。村里的保洁工作全部由志愿者来完成。 主任自豪地介绍,村里经常开展文化活动,文艺宣传队很活跃。村里设立了奖学金,奖励优秀大学生,近十年出了三十多名大学生,有考入北大、华科等名校的学子。村里还鼓励党员干部和民间文艺家挖掘地方文史。 西湾村吸引了众多文艺名家前来传经送宝、采风创作,作家黄耀辉曾经即兴赋诗:“纵然平淡亦新鲜,山野风情实可怜。点点嫣红燃竹栅,行行嫩绿画畦田。寻常黛瓦霞光里,三五黄牛溪水边。道是村庄多轶事,乡人笑指玉壶尖。” 作者:杜权成 谷城高级教师 全国十大读书人物 湖北省十大阅读推广人 荆楚楷模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任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