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奔跑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谷城:三治融合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发布日期: 2024-06-04 字体:【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谷城县聚焦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按照“自治利民、法治安民、德治聚民”的理念,推行“百户网”促自治、“百米岗”促法治、“百分奖”促德治的基层治理路径,通过小口切入、创设载体,推动“三治”融合、互促叠加,有效调动和发挥村民群众主体力量,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推动乡村治理实现了从“干部独角戏”到“干群大合唱”的转变。

这两天,天气异常炎热,但谷城县石花镇西河社区的居民周明成和他的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的热情丝毫不减。每天上午,他们都会准时来到社区网红桥参与志愿劳动,扮靓社区环境。

谷城县石花镇西河社区的居民周明成说:“现在我们这里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许多人慕名来我们观光旅游,我们把这里环境打扫好一点,收拾干净些,也算是为我们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

把“大家事”当成“自家事”,让“分外事”变成“分内事”,这是石花镇西河社区推行“爱心超市”带来的崭新气象。

石花镇西河社区党委积极探索推行“爱心超市+积分制”模式,设立“百分奖”,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通过差异化设置积分规则、公益化搭建兑分平台、多样化激发治理活力,现在,村里有事大家“抢着干”、“主动干”,小小积分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石花镇西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学东告诉记者:“自从社区建起爱心超市,大家伙儿争着赚积分,不仅环境改变了,村里的风气也在不断好转,大家的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社区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以“百分奖”促“德治”,激发全员参与活力。用法治“百米岗”,让群众共享法治“服务圈”。 城关镇皮家洼社区将集联防联勤岗、法治宣传岗、治安巡逻岗为一体,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法治网络建设,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难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谷城县城关镇皮家洼社区党委书记皮保玲说:“‘百米岗‘,是基于网格化管理,把分散的法治力量有效整合,在辖区百米范围内,将单位、小区门卫值班室改建为平安联勤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百米岗’。”

皮家洼社区将“百米岗”与一社区一辅警工作相结合,共同组建治安联防巡逻队,形成单位联勤驻点、社区巡逻人员巡线、公安警务人员控链的点、线、面、串珠成链的闭环效应。筑牢基层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达到百米见“岗”、百米有“警”的效果,切实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谷城县城关镇皮家洼社区居民张玉香高兴地说:“现在小区安全多了,也更有序了,有点啥事了,大家都会自觉站出来。”

谷城县城关镇党委组织委员张毅介绍:“皮家洼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运用共同缔造工作理念和方法,以法治城关建设为抓手,创新实施了党建引领法治‘百米岗’,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除了激发全员参与活力,构建安全保障网络,我县还通过划小治理单元,实行“百户一网格”,补充基层党组织治理力量,延伸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前不久,紫金镇迎来一次中等强度降雨。若是在两年前,这样的雨量足以让孙家沟村村民胡春运及周围七户群众夜不能寐。雨后初晴,面对回访到户的村干部,紫金镇孙家沟村村民胡春运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

紫金镇孙家沟村民群众胡春运说:“我们这个房子是谷竹高速拆迁后建的,当时屋基时间短有点下沉,房子建了以后出现了裂缝,我们住在这很担心,村干部在走村串户的时候发现了这些问题,村里通过多方资金的筹措进行了加固改造,我们住在这里现在很放心。”

群众问题的有效解决得益于紫金镇建立的“巡访问事”机制。

紫金镇孙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方辉艮指出:“我们村开展巡访问事以来,实行干部包组巡、党员中心户包片巡、网格员定人定事巡,确保巡访问事全覆盖。”

紫金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划分“百户网”,选好“网格长”推选政治素养好、社会责任感强的志愿者,形成了“村(社区)党支部—党小组—‘百户网格长’—党员中心户—群众”的五级治理架构,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以此为载体,扎实开展以察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帮民富为主要内容的“三巡、三访、三办”活动,最大限度消除各类矛盾纠纷隐患。

紫金镇委副书记闻期阳介绍:“自‘巡访问事’制度建立以来,全镇干部收集社情民意2000多条,消除不稳定隐患30多起,村民所盼所需得到及时解决,乡村治理效能和水平全面提升,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百分奖”促德治、“百户网”促自治、“百米岗”促法治,目前,谷城县共选聘“自治”百户网格长1887 人,设立“法治”百米岗1387个,建成“德治”百分奖爱心超市129 个。构建出一个运转有序、充满活力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我县创新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成为全省楚治示范。

下一步,谷城县将进一步拓展党建引领“三百促三治”模式,打造谷城治理品牌,深化三百促三治模式,扩点强面发挥“三治”效力,有效调动和发挥村民群众主体力量,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石习婷 李志刚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