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6-05 字体:【大 中 小】 |
6月5日,谷城县五山镇东湾中心小学举行“品端午 话习俗 传文化”活动,带领学生一起了解端午节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沐浴除毒、驱鬼避瘟疫说。二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久远。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习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戴香包、悬钟馗像等。 端午节文化 2009年9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还有和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例如《竞渡诗》,它是唐代诗人卢肇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赛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性的发展中华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代言人。 通讯员:邓海瑞 雷晶云 黄光绪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