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8-23 字体:【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谷城县城关镇皮家洼社区王府花园小区利用共同缔造理念,发动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改造,短短三个月,小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外地求学归来的学子发出连连惊叹。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小区党支部的凝聚力,党员的向心力,居民的合力。 搭建党群连心桥。个体力量再小,组织在一起就不小。“双报到”工作把党支部建在小区、把党小组设在楼栋,覆盖了居住地所有党员,建起了组织体系,得以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组织力量、整合组织资源。 该小区2010年建成完工,有108户245人,常年在家的只有150人左右,由于小区建得比较早,很多设施和服务跟不上、遗留问题比较多,群众早晚都在发牢骚。小区有18个“双报到”党员,除了3名退休的外,分别来自不同单位。一直以来,党员对小区的事不是没意见,也不是没想法。大家都觉得,个体力量太小了,一没权,二没钱,三缺人手,四怕说闲话,真是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老虎吃天不知道从哪儿下口”。 去年,小区按照“三联一办双报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三治联动、兴办一批实事)的要求,成立了小区党支部,迅速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组织体系建起来,没想到,一呼百应!群众纷纷说,小区的事有了主心骨。社区还把小区4名党员选聘为“百户长”,明确职责,让他们敢说话、敢干事。在支部的发动下,小区成立了业委会,让党员和业主更有底气。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小分队,目前,有志愿者39人,让小区的事有了更多的帮手。另外,支部积极争取社区大党委支持,县司法局、县住建局、县医保局等多家单位来小区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政策宣讲、帮扶救助、就业直通车、“三医联动”等活动,慰问8户困难群众,帮助13人再就业,开展义诊70余人次,居民的怨气少了,笑脸多了。 提升小区凝聚力。党员“双报到”,人到心到服务到,就是要切实把党员作用发挥出来。“双报到”工作让党员从机关走向社区、从八小时内走向八小时外、从机关事务走向邻里小区,拓展了服务方式,让党员更加关注一社一区、一屋一瓦、一草一木、一家一室,把更好地为民服务融入到日常点滴之中。小区党支部在小区公示了党员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一开始不少党员还有顾虑,认为容易泄露隐私。双报到要求党员就是要到社区、小区公开亮明身份,让党员时时刻刻都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接受群众监督。小区内居住着一位八十多岁刘姓老人,子女在外地,经常独自一人在家,支部就组织党员经常到她家中看望、帮帮忙,时间长了,老人也把党员当成了亲人,老人心很细,一遇上天气变化、刮风下雨,就会打电话给党员嘘寒问暖,后来,党员也经常会接到老人的误拨电话,有时候一分钟能拨三个过来,让人哭笑不得。现在,小区居民遇事就喜欢找党员,不少党员说,被人惦记、被人需要,这大概就是甜蜜的负担。 解决居民烦心事。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双报到”工作最关键就是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就是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再难也要办好。“双报到”工作开展以来,一方面,支部发动党员群众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清理了小区内常年堆放的建筑垃圾、牛皮癣,主动帮居民缴燃气费、办残疾证,帮助因疫情不能外出的居民找工作,调解邻里纠纷等等。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党员入户收集群众诉求,认真梳理了小区群众反映强烈的电改、不动产办证、噪音扰民、电梯维护、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9件,社区帮助解决了3件,其余的提交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协调各部门解决,目前均已解决。让居民看到了变化,感受到了温暖,赢得了真心认可和支持。 通讯员:张家伟 程林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