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万人游堰河打年货  腊八节“食”足年味浓
发布日期: 2025-01-08 字体:【

1月7日是农历腊月初八。“打年货·游堰河”襄阳市第十届乡村旅游年货节暨五山镇第十二届年俗文化节火热启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走进这个充满欢乐与温馨的乡村盛会,感受浓浓的传统年味。

一大早,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堰河村已经沉浸在喜庆和欢乐中,看非遗表演,逛年货大街,吃百家宴,现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年货大街上,各类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买到心仪的农特产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新年的憧憬和期待。

游客刘女士说:“我听说这边在办年货节,也一直知道这个地方,但是没有来过,今天我就过来采购点土特产,买点腊猪肉、腊蹄子,一会儿再去看一下腊鸡子。感觉很好,猪肉很正宗,很有特色,买一点回去吃。”

游客高燕说:“今天和襄阳市老年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相约,来到我们堰河的打年货市场,非常高兴。看到我们这些年货这么丰富,质量这么好,感到人民的生活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作为中国人来说非常自豪,看到这么好的年货也非常心动。买的腊排骨,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吃百家宴是五山镇的习俗之一,自宋代以来,已传承千年,各家出几道拿手菜摆在一起品尝,有增进乡邻感情及切磋厨艺的意义。

碳锅腊蹄、红烧肉、清蒸鱼、黄精土鸡汤……在堰河民俗园广场,堰河村的干部群众精心准备了800余道五山本地传统菜肴,组成可口的“腊八宴”,免费供游客品尝。游客们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体验茶乡人民的热情。

游客吴女士高兴地说:“我们约了几个好友,一起来品尝这里的百家宴。吃了以后感觉挺好的,很有地方特色,我们还准备去购买这里的土特产。”

一年一度的年俗文化节,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村民李长建2019年返乡创业,在家门口卖起了当地的土特产,每年的年货节他家的生意都非常火爆。

堰河村村民李长建说:“像我们的腊蹄子、风干鸡、风干鱼,销售都非常可观,今天我们销售了一万多块钱,在家门口就有一份可观的收入,我感觉非常幸福。”

在堰河村,像李长建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村里连续12年举办“打年货·游堰河”年俗文化节,家家户户卖山货,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村民刘艳说:“今天这个腊八节办得非常好,我一个小时卖了2000多元。”

据介绍,整个活动将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九。仅腊八节当天,旅游综合收入有望突破1000万元。

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说:“今年民俗园三期建成以后,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也提高了服务水平,增加了游客的接待量,我们年货街的年货比去年新增品种30%以上。今天我们游客有上万人,与往年相比增加了50%。”

据了解,五山镇年俗文化节已圆满举办十一届,成为堰河、五山乃至谷城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今年的文化节,五山镇精心筹备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有“最火年货”“最爱美食”“最红抖音”评选活动、“第二届‘堰河杯’诗词楹联大赛”“百家宴及年货大街展销活动”“乡亲联谊会暨精五助学金发放仪式”和“迎新春联欢晚会”五大主题活动,让游客在尽情欣赏精彩的文艺表演、体验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购买品类繁多的乡味年货,零距离地感受年味、品味年趣。

五山镇堰河村是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多年来,堰河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茶文旅融合发展,用文化的力量促进乡村旅游的繁荣发展,将优势资源“串珠成链”,打造特色分明、产业各异的文旅精品线路,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

记者:陈渊 袁鹏 王文龙 章霁玮 任洁 邓植元 通讯员:许敖雪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