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谷城人物
谷城人物|李风琴:用朗诵点亮银发学员的夕阳时光
发布日期: 2025-04-16 字体:【

“实在不好意思,我之前就和学员们约好了,下周有新课,我还没把课备完,这会儿确实没时间接受采访。”上周,当笔者试图采访谷城县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县老年大学朗诵班老师的李风琴时,被她婉言谢绝。4月15日,谷城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詹黎明听闻此事,不禁感叹:“李老师向来对教学认真负责,也正因如此,学员们才这么敬爱她,一直追随她!”

今年66岁的李风琴,对朗诵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1990年,在谷城县举办的“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演讲大赛中,她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发挥,一举夺得一等奖。学生时代的她就已初露锋芒,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这无疑为她日后的语言艺术之路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2019年9月,在谷城县颇有名望的李风琴,收到了谷城县老年大学的邀请,并于2020年春天正式成为朗诵班的老师。接过聘书的那一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在她心中油然而生。她暗自下定决心: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学员们的殷切期望,一定要把自己的所学所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自2018年起,李风琴便跟随襄阳市电视台“襄阳夜话”主播洪亮老师学习朗诵基础知识。成为老年大学老师后,她的学习热情愈发高涨。“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只有不断充实、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教导学员。” 李风琴坚定地说。2020年,她又师从中国演诵首创人胡乐民老师,学习有声语言表演艺术,不仅参加了胡老师的线下培训班,还购买了胡老师的朗诵教学课程书。直至今日,她依然坚持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跟随胡老师学习,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李风琴的认真负责,在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员们学到更多的朗诵专业知识和基本功,她还将从恩师——京剧大师尚小云的亲传弟子、京剧名家彭守正老师那里学到的科学发声位置、呼吸方法、口腔控制方法以及规范的吐字归韵等基本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通过研习京剧,她的声音更具弹性,吐字发音也更加圆润饱满,气息运用自如,能够轻松驾驭不同的音高、音量和语速变化。

每次准备新课,李风琴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她习惯先用笔手写初稿,反复斟酌、多次修改后,才将其打印出来。翻开她的讲稿,整齐的页面上布满了红色批注,每一处都凝聚着她对教学的严谨态度和对学员的高度负责。

学员卢会林退休后原本只是想在老年大学找点事做,打发闲暇时光。然而,走进诵读班,听了李老师的课后,她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李老师教学这么用心,投入了这么多感情。在她的课堂上,我学到了许多既实用又宝贵的新知识。”话语中满是敬佩与感激。

李宏、曹红两位班长常对学员们说:“李老师总是反复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控制口型,还有科学的呼吸方法,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字音清晰、圆润饱满,气息运用稳定、持久、自如。这些基本功,老师都是掰开揉碎了一点点教,我们受益无穷。能遇到这么用心的老师,是我们学员的幸运。”

到2024年,李风琴负责教学的朗诵班已有3个班,学员总数将近百人。许多学员都是听闻李风琴老师的名气,慕名前来报名学习。面对学员们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李风琴采用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她坚持口传心授、板书教学,将教读、带读和自愿读巧妙结合,并通过细致入微的点评,以点带面,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在朗诵学习中领悟更多知识。

“为什么在朗诵课上,李老师还会教我们唱歌呢?”部分学员对此感到疑惑。李风琴耐心解释道:“教大家唱歌,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气息的运用。在有声语言表演艺术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是实现吐字归韵、字音清晰、字正腔圆的关键。”

教学之余,李风琴还经常带领学员们走进大自然,让大家在青山绿水间、鸟语花香中,亲身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深刻体会文字的精妙之处。

“在朗诵教学中,老师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李风琴深有感触地说,“老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准备,包括声音的修饰、美化,情感色彩的渲染,以及语气语式的恰当运用。生动、准确的示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朗诵技巧,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比如教一首新诗时,我会先声情并茂地朗诵示范,让学生们现场感受诗歌的美妙和声音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李风琴的教学极具灵活性。她深知每个学员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会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她精心准备了五个课件,从理论知识到拼音字母吐字归音,再到朗读内外技巧的掌握运用,耐心细致,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传授知识,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真正学到实用的新知识。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能在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为老年学员们带来知识和快乐,我感到无比满足和自豪。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李风琴满怀自信地说。

过去几年里,她所教的班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党建红引领夕阳红,爱老助老你我同行”等一系列公益展演活动。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乡村、社区、福利院、中小学校,教学五年间,累计演出达27场次。每一次表演都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赞誉,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讯员:马明刚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