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4-21 字体:【大 中 小】 |
谷城县茨河镇如松小学以高如松革命事迹陈列室为核心载体,构建”红色教育”立体化体系,通过常态化教育实践将革命精神转化为育人动能,打造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高地。 “盛康、茨河等地串联发动了群众,建立了农民协会,发展农民党员……”近日,在如松小学红色教育课堂上,教师正结合史料讲述革命先驱的一生。高如松1905年生于茨河镇,早年在此接受启蒙教育后投身革命。他曾在白色恐怖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仍坚持建立鄂北首个党团组织。为纪念这位党史人物,茨河镇小学于2023年更名为如松小学,并建成高如松革命事迹陈列室。陈列室通过翔实的年谱、革命轨迹等图文展陈,生动再现了高如松从茨河小镇走向全国的壮阔人生。 学生刘奕栩说:“作为高如松革命事迹陈列室的红领巾讲解员,我为很多学生和社会团体进行过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的革命故事。在讲解过程中,我也更深刻地领会了高如松爷爷的革命精神。未来,我一定会继续把红色故事讲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学校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将高如松的“忠诚、担当、奉献”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培养“红领巾讲解员”,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先辈们的爱国情怀。作为谷城县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学校还经常接待社会组织和团体,开展“红色研学进社区”“红色故事进教材”等活动。 “ 学校深挖红色元素,借助高如松革命事迹陈列室,促使学校用足用活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有效发挥好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把尘封的史志变成鲜活的信息传承下去。”茨河镇如松小学党支部副书记许安贵表示。 记者:陈渊 蔡阳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