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4-22 字体:【大 中 小】 |
“终于找到你了!多亏你出手相助,救了我的命!”4月22日,家住谷城县城关的刘先生将一面绣有“救人如救火 情意重如山”的锦旗送给谷城县人民医院门诊部主管护师郑晓燕,以谢她的救命之恩。 4月3日晚7点30分左右,刘先生在谷城城内街的家门口蹲着,突然失去意识,家人及邻居们赶紧拨打120。 此刻,外出办事的郑晓燕正好从此处路过,看到有人晕倒,她立即停下电动车赶到患者身旁。 “喂!你怎么了?”郑晓燕发现刘先生呼吸、心跳停止、面色紫绀,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后,立即为患者做心肺复苏,并击打患者的胸部。经过约4分钟多轮心肺复苏,患者呼吸、心跳恢复,肢体能活动了,眼球也能转动了,复苏成功,郑晓燕终于松了口气,一直等到120将患者送上车才离开。由于抢救及时,刘先生获得康复。 刘先生感激地说:“我晕倒后,什么都不知道了,事后听说有人现场施救,是她出手,我才康复得这么快!为了能找到施救者,我们下载了多个路段的监控视频,还发动谷城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帮忙找,我和家人一定要当面谢谢她!” 刘先生动员所有亲属,并通过亲戚向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红十字会打听。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施丹蓉在医院家属群发布了一则消息后,很快确认施救者是县人民医院护士郑晓燕。一时间,她的善举得到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举手之劳,我觉得是我应该做的,我们在临床上偶尔也会遇到,都是奋不顾身!”郑晓燕婉转地笑道。殊不知,郑晓燕也是一位患者,仅2024年做了两次大手术,目前依然长期依赖药物治疗。 生命宝贵,善施则行,郑晓燕用高尚的职业操守践行着医者的誓言。 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熊俊介绍,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心脏骤停4分钟,抢救成功率可达50%;心脏骤停4—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当心脏骤停大于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他强调,一旦发现有人意识丧失或猝死赶紧拨打120,并马上开始心肺复苏,有条件的地方或公共场所应普及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多年来,县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各种卫生应急培训,其中全员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100%。 通讯员:何继海 陈萍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