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堰河 促振兴
点“绿”成“金”,为什么是襄阳
发布日期: 2025-04-22 字体:【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4月18日

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组织的

“襄见美好·探秘两山转化示范地”

网络大V看堰河实地探访活动

在谷城县五山镇举行

由省、市网络大V和中新社、央广国际在线、中国网、荆楚网、极目新闻等央、省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五山镇堰河村,通过“实地探访+线上宣推”,全方位展示堰河村“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堰河村是湖北“两山”转化示范地,依托山水自然资源,茶叶产业、乡村旅游、特色农业、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蓬勃发展。2024年,全村集体资产达2.06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

采访团实地探访

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民俗园

山野农场、天艺茶庄等地

与堰河村相关负责人沟通互动

了解堰河村发展历程和乡村振兴成果

每到一处,采访团成员用手中的相机、手机和航拍制作出新媒体产品,利用网络优势,将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引起网民关注。

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采访活动,切身感受到了堰河村在“两山”理念引领下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绩。接下来,将持续关注堰河村发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宣传堰河村在“两山”理念引领下取得的新成就。

曾经穷得“见山山秃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犯愁”的堰河村,如今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民人均存款超10万元,家家住别墅、户户有轿车……

从穷乡僻壤到生态惠民,从贫困落后到富裕安康,从绿色立业到全面振兴,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农村新图景正在鄂西北小山村堰河呈现。

△堰河村。

乡村振兴成势见效的背后,其核心之法就是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进而守护“一方安”,让党旗高高飘扬,让党组织成为坚强堡垒,让党员干部以昂扬姿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堰河依托茶园,不断延伸茶产业链,建茶馆、茶楼、茶庄,吸引游客体验制茶、观赏茶艺、感受茶乡风情。

在堰河,幸福不是独木桥,而是“众人撑篙好渡船”。

堰河专设“两山红利卡”,让发展成果人人享受。村里成立的合作社就是为大家谋福利的,每一户都是股东,即便没有收入来源的困难人群,村里也无偿配股,让所有人有福同享。

如今,在全村干群的齐心发展下,全村旅游收入突破亿元,7个邻村加入“共富圈”,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堰河人正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村里有金融、家庭有资本、户有研(究)博(士)生、发展有产业、出行有房车”的目标,让山水变风景、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产品变商品、“两山”变“红利”、振兴变高兴。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