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4-23 字体:【大 中 小】 |
“往年插秧时得半夜守在堰塘边抢水,蓄水灌溉没保障。现在堰塘快修好了,漏水放水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再也不用为插秧时稻田没水发愁了……”村民汪兴友望着刚清淤完毕的堰塘,回头向身旁的驻村工作队员说道。 4月23日,谷城县茨河镇下磨石村二组的田间地头,挖机轰鸣作响,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抢抓晴好天气对一处老旧堰塘进行清淤修缮。年久失修而淤塞的堰塘迎来“焕新”时刻。 据了解,该堰塘面积约8000平方米,承担着二组30余户村民100多亩水田的灌溉重任。此前因淤泥沉积,塘体平均深度不足1.5米,蓄水能力严重下降,每逢春耕便因水量短缺成为村民心头难题。此次改造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采取“清淤扩容+道路平整”一体化施工,不仅将堰塘深度拓展至3.5米,实现蓄水能力翻倍,更同步修整了堰塘周边300余米生产便道,让以往“雨天一脚泥、机械难进门”的田埂路变为“农机直达田头”的便民道。 “插秧季就要到了,现在每天10多名工人、10余台机械轮班作业,就是为了赶在放水前把工程干完!”村干部宋海艳介绍道,堰塘改造后,灌溉效率提升30%,每亩田可节约人工成本30元,100多亩水田年累计节省开支超3万元。不仅能彻底解决二组农田灌溉水源不足问题,更将为后续机械化耕作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小堰塘”连着“大民生”。此次堰塘改造是下磨石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下磨石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农田水利、产业路建设等为重点,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让更多村民共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果,用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的惠民答卷。 通讯员:孟荣 黄飞 肖俊波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