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4-24 字体:【大 中 小】 |
何首乌,又称紫乌藤,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今年,谷城县石花镇引入何首乌特色种植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技术赋能”双轮驱动,不仅盘活了零散土地资源,更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土地收租金、务工挣薪金”,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眼下正是何首乌移栽的最佳时节,走进石花镇大峪桥社区,农民们正忙着挖窝、移植、覆土,种植中药材的身影随处可见。 谷城县襄峪中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俊林告诉记者,种何首乌就像种红薯一样简单,行距在20公分左右,土壤深度在十几公分左右,然后把藤子放在里面,压实土壤就可以了。 何首乌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块根能入药,具有安神、养血、活络的功效,多以野生人工采摘为主,市场需求量大。 “我们种植何首乌主要是瞅准了市场,去年鲜货大概在10元一公斤。 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像何首乌这种中药材,市场行情一直在涨,根本不愁销路,今年我们计划种植1000亩。” 肖俊林说。 谷城县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山坡地较多,野生中药材品种丰富,非常适合发展中药材种植。襄峪中药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800多亩。现有标准规范的生产车间、仓库、晒场共1万平方米左右,各类中药材加工设备30余台,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原材料购销、初加工一体化的模式,从业人员30余人。中药材种植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大家带来了更多增收致富的渠道。 肖俊林介绍:“我们在大峪桥做中药材已经有20多年了,带动附近的居民一起种。最开始只有20多户村民,我们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种植回收,打消了大家的顾虑,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找到了我们,要求参与种植,现在已经有40多户村民跟着我们一起干了。 平均每户村民的种植面积在3到5亩,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都盼着靠中药材增收致富,一起过上好日子。” 下一步,谷城县石花镇将进一步扶持壮强“大户”,围绕标准化生产、机械耕作、品质提升、市场拓展、电商服务等内容开展工作,在延链增收上做文章,推进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为当地群众开出共同富裕“新良方”。 “我们公司在中药材这块,未来也是有大计划的。大峪桥有实体的加工厂,后期就围绕着把石菖蒲、何首乌、骨碎补这些适合谷城县种植的药材做起来,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中药材。”肖俊林表示。 记者:蔡阳 通讯员:易培玉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