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镇动态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乡镇新画卷】生态茶乡康养紫金(三)小茶叶蝶变大产业 茶产业焕发新活力
发布日期: 2025-07-04 字体:【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叶吐芳华。紫金镇是谷城县茶叶主产区之一,记者在紫金镇采访发现,山还是那些山,茶园还是那些茶园。不一样的是,过去,人们守着茶山过穷日子;如今,一座座翠绿的茶山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全镇3.8万亩生态茶园年产值达3.2亿元。

高山云雾出好茶。层峦叠嶂的紫金镇,森林覆盖率达92.4%,平均海拔在600米,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丰沛降水与温润环境,加之富含矿物质的土壤,造就了紫金茶叶“香高味醇”的良好品质。

云雾缭绕间,一片片茶园如翡翠般镶嵌于群山之间。过去,因为发展方式粗放,生产工艺简单,季节性强,加之没有形成品牌特色,茶叶效益低下。

穷则思变。近些年来,紫金镇坚持以茶兴镇、以茶富民,通过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引进改良品种,创新生产工艺,研发茶叶新品,推进“三茶融合”,做大做强龙头茶企,使茶产业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

湖北蓝溪茶业公司于2015年在紫金镇孙家沟村成立,流转经营2700亩茶园,现在已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紫金镇孙家沟村茶农陈绪英介绍:“自从蓝溪茶业来了之后,我们采的茶不愁销,给的价钱也好,每年能多收入个两万多块钱。”

蓝溪茶业公司负责人陈然告诉记者:“公司春夏秋三季都可以采茶制茶,冬季还可以通过茶园管理和除草修剪等增加收入。目前已带动周边300多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

位于紫金镇花园村的湖北汉家刘氏茶业公司,2006年从两三百亩茶做起,现已成长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紫金镇人大主席万锐表示,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全镇严格了种植标准和品质管理,传统中低产茶园普遍进行了改造,茶场更新换代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同时各企业也不断推陈出新研发产品,从而实现了紫金茶产业的整体提质增效。

科技赋能重塑种植体系,紫金镇推行“全域有机化”种植,茶园里使用有机肥和太阳能杀虫灯、生物防治技术,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有机化种植使紫金茶叶均价从每斤30元跃升至百元以上。

蓝溪茶业负责人陈然介绍说:“有机种植提质增效,有机茶园采摘的鲜叶均价比普通茶园提高了30%,茶园亩均收益是过去的3倍。蓝溪茶业通过欧盟认证后,出口欧盟的订单连续3年增长了30%。”

云雾绕青山,茶香沁心脾。目前,紫金镇80%茶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2家企业获有机食品认证。 在坚守绿茶传统优势的同时,紫金镇通过推广早生品种、设施栽培和茶园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向标准化管理要效益。

紫金镇人大主席万锐说:“我们从2019年开始引种安吉白茶、黄金芽等春茶新品种,它们采摘期早、氨基酸含量高,春茶采摘期一般要早半个月,亩均效益提升25%。”

湖北铜锣观茶业公司负责人曾庆建介绍:“这是我们引进的安吉白茶,面积有800亩,价格比我们地方绿茶基本上高一倍,而且都是供不应求,每年春茶出来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库存。”

与此同时,当地深耕加工工艺创新,汉家刘氏茶业研发出黑茯茶渥堆发酵技术,以夏秋茶为原料,开发出富含“金花菌”的“紫金茯砖”等黑茯茶产品,附加值提升4倍。蓝溪茶业利用夏秋茶开发了速溶茶粉、茶多酚提取物等产品。观山云峰茶业开发出花果茶、冷萃茶等年轻化产品。如今,紫金茶已从单一绿茶拓展至红茶、黑茶、花茶等六大类。

“春采名优、夏制红茶、秋做黑茶”,鲜叶采摘时间延长至春、夏、秋三季,彻底打破了传统茶园“春茶一季定全年”模式,产业链条深度裂变,激活了市场潜能。

紫金镇干溪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明智告诉记者:“我们绿茶、红茶都做,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春茶结束之后,还要采夏秋茶的红茶和黑茶的原料。车间日生产鲜叶加工量可达到2万斤,生产成品干叶5000斤左右,可覆盖周边近10个村,年产值500万元。”

紫金镇花园村茶农胡华国高兴地合不拢嘴:“我们过去采这个茶只能采一季,忙完了就没有事干了。现在能忙到10月份,对我们农民大有帮助,能多挣几份钱。”

随着茶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茶叶外贸也得到拓展。汉家刘氏茶业投资2000万元建成全自动化清洁生产线,取得欧盟BRC认证,年出口茶叶超1000吨,创汇500万美元。蓝溪茶业2024年新增一条日产鲜茶4万斤出口茶全自动生产线,在德国设立海外仓,实现跨境电商“零的突破”。

茶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经过多年发展,紫金镇现有18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建成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1个、茶叶专业村26个、3A景区1个,基本实现了村村有茶叶基地、户户有连片茶园。花园村福山茶园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推介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万物并秀”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茶色生香。漫山遍野的茶树,装点了山川,美化了乡村,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一片小小的茶叶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全镇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8亿元,带动78%农户嵌入产业链条,1.2万农户就业,户均增收8000元。

紫金镇党委书记安少兵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做优茶产品、做响茶品牌、做大茶市场、做强茶融合,建立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茶文化和茶旅游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茶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紫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紫金茶香飘世界,“含金量”更高。

记者:余运超 张文涛 琚晓青 吕涛 袁鹏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