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7-16 字体:【大 中 小】 |
空调、冰箱、电风扇、电吹风 …… 酷暑来临 家用电器纷纷开启“加班模式” 清凉背后 电路系统也在承受着 前所未有的压力 稍有不慎,看似平常的用电习惯就可能埋下火灾、触电的隐患。 安全无小事,警惕夏季用电的四大“高危雷区”,这份夏季用电安全指南,助你全家安心度夏! 超负荷用电:插座的“不可承受之重” 将空调、电热水壶、电吹风、微波炉等高功率电器(通常功率超过1500W)都插在同一个插线板,甚至插线板串联使用,导致电流激增,远超线路承载能力。 会导致电线过热、绝缘层软化甚至熔化,极易引发短路起火。插线板本身也可能因过热而变形、烧焦。 【安全对策】 严格限制功率: 同一插线板上,所有电器的总功率绝对不要超过2500W。大功率电器务必使用墙上的独立插座,最好是由空气开关单独控制。 排查安全隐患: 定期触摸插头、插座和电线。如果感觉发热、变软,或者闻到塑料焦糊味,及时停止使用并拔掉该线路所有电器。 老旧电器“带病上岗”:积灰与老化是隐形炸弹 夏季电器长时间运转,内部积灰严重(尤其是空调、电风扇的散热口和内部),阻碍散热。电器内部线路、元件老化,在高温高负荷下极易故障, 轻则电器损坏,重则引发内部短路、自燃。 【安全对策】 定期深度清洁: 尤其重视空调滤网和内部散热片、电风扇扇叶和网罩、冰箱背部散热器的灰尘清理。 及时检修更换: 对使用年限较长、运行时有异常噪音的电器,及时停止使用,送专业维修点检查或直接更换。老化的电源线也要立即更换。 水与电的致命邂逅:潮湿环境风险倍增 高温天气下用水频繁,湿手操作电器、在卫生间等潮湿环境给手机充电、电器沾水......都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尤其是潮湿环境下,电器绝缘性能下降,漏电风险剧增。 【安全对策】 防止湿手操作: 插拔插头、开关电器前务必擦干双手。 远离水源: 电器、插座、插线板务必远离水源,电器注意在干燥区域使用和充电。 “假省电”埋下真隐患:待机与雷电的威胁 待机状态电器内部仍有电流,长期存在老化、短路风险,且浪费电能。出门或长期不用时,仅用遥控器关闭电器而不拔插头。 夏季天气多变,雷暴天气较频繁,不切断电器电源,雷击产生的强大电压可能通过线路瞬间击穿电器内部元件,甚至引发火灾。 【安全对策】 彻底断电: 对于长期不用的电器,及时拔掉电源插头。对于常用但需待机的电器,建议使用带独立开关的插线板,不用时一键关闭。 雷暴天气断电: 遇到雷雨天气,提前拔掉电视机、电脑、空调、微波炉等贵重且敏感的电器插头。 筑牢家庭用电安全的“三道防线” 1、主动减负,合理规划用电,了解家中主要电器功率,尽量错峰使用大功率电器。 2、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的插座、插线板及电器,拒绝“三无”产品! 3、排查潜在隐患,定期检查电器状态,并淘汰劣质、老化、破损的插线板和充电器。 掌握应急技能 关键时刻能救命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 绝对不要用手直接拉拽触电者!应当立即关闭最近的电源开关或总闸,如果无法快速切断电源,使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塑料棒等绝缘体将电线挑开,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脱离电源后,检查触电者情况,进行必要的心肺复苏(CPR),并立即拨打120急救。 当电器/电线起火时↓ 先断电,后灭火! 必须首先切断总电源或起火电器的电源,确认断电后,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若无灭火器,可用浸湿的厚重棉被、毯子严密覆盖起火点,隔绝空气灭火。 切勿用水泼正在燃烧的电器或电线,可能导致施救者触电,并引发更大范围的短路。 提高安全意识 排查家中隐患 养成良好习惯 安全无小事 别让清凉一夏 变成“惊魂一夏” 本文图片由AI生成 来源:长江云健康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