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堰河日记
【“两山”转化示范地·堰河】携手破局乡村振兴新范式 共富联盟书写“两山”转化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5-07-21 字体:【

2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浙江安吉余村萌芽;20年后,这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谷城堰河村续写新篇。7月19日,两座因“两山”理念而蝶变的明星村庄实现跨越千里的“牵手”,共同发起“中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探索新路径。

“汪书记,可把您盼来了, 一路辛苦了!”“不辛苦。早就盼着实地看看,争取这次把‘共富大计’商讨好。”

今年全国两会上,浙江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提出成立“中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当即表达加入联盟的意愿,成为今天这场跨省合作的开端。

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说:“浙江余村就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请汪书记来给我们传授经验、传经送宝。为今后的发展问诊把脉,开出良方。”

一砖一瓦、一叶一芽,皆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注脚。实地走访中,垃圾分类智能系统、生态农产品直播间、村民共富议事厅……这些“绿色基因”,让两村一见如故。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介绍:“早上起来走了一走, 让我感触很深,就跟回到了余村一样。从主导产业来说,我们都以乡村旅游为主 。听闵书记介绍 (堰河村)去年一年的游客达到80多万人,我们余村去年的游客是100多万人。我们守护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这是我们的共同之处。”

整合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与堰河村茶旅资源,共建“茶旅共富产业园”,开发跨省研学线路;打通两地农产品销售平台,共享“两山议事会”等治理经验;探索建立跨省生态补偿基金,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共富资本,双方在产业协同、资源共享、机制创新上达成更多共识。

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说:“既然搞100家,我们就要把品牌发展好、运营好、管理好,我们要签个协议;第一个是资源,第二个是平台,第三个是品牌,第四个是成果,我们最终的成果是惠及百姓。”

下个月,堰河代表团将回访余村,在“两山”理念发源地签署联盟协议。双方一致认为,作为“两山”理念忠实践行与成功转化的典型代表,余村、堰河肩负着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重要使命。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表示,共富超市1号店在8月15日开业,是以合伙人的机制运行,我们跟堰河先打个样。共富超市2号店基本上敲定落在堰河,让全国更多的村学习到这种发展模式。

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说:“下一步我们要走出去,把市场做得更大,品牌做得更响。通过我们的努力,带动辐射周边的村也发展起来,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红利,把我们的共富圈做大做强。”

记者:袁鹏 章霁玮

一审:邓植元

二审:张文涛 琚晓青

三审:余运超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