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 要闻热点
全市各地各部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助力民生福祉 打通城市运行“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 2025-08-12 字体:【

我市统战群团携手打造综合服务体 小驿站托起大民生

与往年一到暑期就要带着孩子看店的情形不同,8月7日清晨,襄州区华中光彩大市场的商户于海娟从容地把儿子送到光彩商圈服务驿站的爱心托管班后,安心地开始了她一天的经营。在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建材商贸中心里,这座24小时开放的“幸福驿站”虽然不过200平方米,却正悄然改变着1.5万名从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华中光彩大市场占地320万平方米,集聚7700余家商户、3000余名户外劳动者。他们曾长期面临“孩子放假没人管”“吃饭热饭难”“纠纷调解麻烦”等现实问题。如今,市场里的服务驿站不仅配备了空调、微波炉、母婴室、调解室等设施,提供的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爱心托管等12项服务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起民生需求的每一个环节。

“以前社区搞活动,商户们都不愿意来,主要是没合适的场地。”襄州区云湾社区党委书记黄伟翻看着驿站里的活动照片,感慨地说:“现在有了这个驿站,我们开展‘零距离’服务,大家的参与热情明显高了。”这样的变化,正在全市统战群团共建的32个服务驿站同步发生。

今年以来,市委统战部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开展“统战群团携手服务进驿站 服务基层群众到一线”工作,坚持“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服务共融、品牌共创”原则,推动工会驿站、党外人士之家、青年之家、“向阳花”妇女儿童之家、“襄约学科学”科普工作室等服务阵地共建共融成为“综合服务体”。这些驿站逐渐从过去为固定群体提供基础服务的“1.0版”,提升为精准赋能、特色鲜明的“2.0版”,如同城市肌理中的“毛细血管”,将温暖输送到角角落落。

在光彩商圈驿站的爱心托管班里,大学生志愿者童柯楠正在耐心地辅导孩子们画画。他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大二学生,父母也是市场的商户。

“看到商圈信息群里招募志愿者,我就主动报名了。以前我性格比较内向,通过1个多月的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交流能力,更找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童柯楠说。

今年暑假以来,市总工会联合团市委组建起一支超过500人的志愿者队伍,为1万多个职工家庭解决了暑期孩子看护难题。

8月9日,在襄州区航空路民发商圈工会驿站,民革党员、律师王显平正在为货车司机张师傅解读劳动合同。“您这加班费条款确实不符合最新规定。”王律师的专业解答让张师傅连连点头。

在樊城区红光社区服务驿站内,民进会员王耀莹正在为附近的居民讲授一场题为《你的爱,要让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教育讲座。今年以来,襄阳市7个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人才优势,深入各驿站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义诊、送医问诊等公益服务活动60余场,累计惠及群众近万人次。

更让商户们惊喜的是,金融服务也延伸到了驿站。6月26日,建材商户王先生在光彩商圈服务站顺利获得100万元授信支持,“真没想到在社区就能办好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市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襄州区通过驿站举办的“金融机构服务进商圈”活动,已累计为华中光彩大市场授信5亿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统战群团携手服务进驿站 服务基层群众到一线”工作,全市已累计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爱心托管、法律援助、急救培训等各类活动600余场,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解决各类民生难题2000余件。

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服务助企融资 让“知产”变“资产”

记者日前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我市正以知识产权服务为中心,持续拓展质押融资方式路径,不断延伸服务事项,创新场景应用,通过构建多维知识产权服务,助力经济向稳向好发展。

湖北立晋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枣阳本地的龙头企业,产品多样化是其站稳市场的优势,但也带来了大量商标注册需求。眼下,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商标窗口的延伸服务,为企业带来了发展便利。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肖圆告诉记者,枣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企业持有的商标注册证实际情况,提前提醒企业办理续展、补办等事项,既让企业继续保有商标的使用权,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目前,该商标窗口延伸窗口可以为企业办理商标注册、续展、质押融资等20余项申请,打通商标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持续延伸知识产权服务触角、便利市场主体的同时,市市场监管部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将知识产权保护拓展至新兴领域。自7月湖北数据知识产权襄阳工作站挂牌运行以来,其首家服务对象——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就于8月1日成功获得今年我市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标志着我市数据知识产权工作实现重要跨越。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吉俐向记者介绍,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为数据资产化和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权利证明和法律保障,使数据可以像专利等其他“知识产权”一样,通过质押融资、转让、许可等方式实现其经济价值。

既要保护好知识产权,更要运用好知识产权。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创新推出商标、专利质押融资模式,畅通“知产”变“资产”渠道。位于襄州区的湖北丰庆源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正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近年来,湖北丰庆源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出了早餐快煮系列、襄阳牛肉面礼盒等40多种场景化产品,并通过专利和商标质押,顺利拿到100万元银行贷款。这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还使企业搞创新、谋发展的信心增强。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刘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资三能”工程决策部署,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创造、转化运用、保护效能全面提升。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17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16亿元,单笔商标质押5.3亿元,专利侵权裁决量、产品备案量居全省首位。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邓植元|审核:余运超 琚晓青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