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万涓成水 奔涌成潮——谷城县以水利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8-15 字体:【

在2553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上,百余条大小河流交织成一张灵动的水网,延绵119平方公里,哺育着谷城儿女。

汉江、南河、北河在此交汇,宛如玉带,蜿蜒前行,构成一幅壮美的水墨长卷,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近年来,谷城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从治水、管水到兴水、用水,从工程建设迈向生态治理与产业赋能,奏响了一曲“人水和谐、城水共荣”的激昂乐章。

“我们始终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在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强力推进供水、水库、渔业等五项改革,加速建设水厂、岸线、大坝等八类重点项目,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谷城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华振说。

绿色江河织就生态水网

“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谷城县,水系多、水量大。受降水时空不均等因素影响,季节性缺水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

江河安澜,方可安居立业。为从根本上解决“水患”,谷城县审时度势,出台了高标准的水网规划(2021年—2035年),全力构建“防洪水、排涝水、供优水、保绿水、现丽水、管好水”的现代水网体系。水利项目纷至沓来,建设如火如荼。

潭口二库工地上,机械轰鸣,焊花飞溅,一座投资7.24亿元的中型水库正在崛起,将与现有的潭口水库联合调度,防洪、灌溉、饮水均有保障。

堰河水库拥有575.88万立方米库容,滋润盐池河流域的沃野和家园。

汉江堤防加固二期工程(甘家庄段)已基本完工,岸线长达4千米;南河(谷城段)治理工程正在收尾,长度超过5千米;还有7个乡镇的3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均已完工,安全水网越织越密。

今年,谷城县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积极研究“十五五”水利规划,已储备项目79个,为破解鄂西北水资源配套衔接难题做足准备。

现代水网正从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十四五”以来,谷城县争取各类水利建设资金超10亿元,3个重点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水环境持续向好,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呈现在眼前。

清泉入户润泽一方百姓

大兴水利,最终是惠及民生。谷城县将“一渠清水进万家”作为庄严承诺,打通供水“大动脉”,疏通灌溉“细血管”,让清泉入户润泽万千百姓。

总投资1.77亿元的堰河水库,拦蓄上游优质水源,正在下闸蓄水,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周边7个村近2万人生活用水和下游6500亩耕地灌溉难题。

在石花镇五家洲村,总投资9630.35万元的石花水厂改扩建工程正在调试设备,进入试运行阶段。这座水厂当前的日处理能力为4万立方米(远期8万立方米),以潭口水库为水源,建成后可让石花镇23个村(社区)10万余人吃上优质的自来水。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其中,谷城段途经4个乡镇,总投资约187亿元,55公里长的输水隧洞正在奋力掘进。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充汉江中下游水资源,为汉江流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谷城县还创新推行“大水源+大水厂+管网延伸”优质水源城乡共享新模式,调整供水管理新格局,已完成5座千吨万人、18座百吨千人、25座千人以下水厂的提档升级工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04%,规模化供水覆盖率提升至78.65%。

在农田灌溉领域,谷城县整治4个中型灌区和358个小型水利设施,新建渠道51.8公里,清理水源36处,让13.6万亩农田不再“喊渴”。

碧水生金擘画共富图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谷城县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全力打造美丽经济发展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南河镇观音沟村,小桥流水,农舍俨然,好一幅和美乡村新图景,这正是南河流域综合治理结出的硕果。

总投资4.48亿元的盐池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去年启动,目前形成了以五山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的“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带。堰河村已跃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达80万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20万元,农民年均收入攀升至3.8万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的“含金量”。

今年,位于冷集镇的团湖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开工,为百花岛水利风景区建设再添新活力。茨河镇石井冲河、狮子岩河、后庄河,紫金镇紫金河,庙滩镇黄畈河,赵湾乡西河,石花镇石溪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遍地开花,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谷城县正开足马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推动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水更清、岸更绿、业更兴、民更富。

“我们将以思想破冰引领水利改革突围,在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利风景区建设运营等方面创新实践,进一步盘活水利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吸引更多水利项目落地生根,增进民生福祉。”邱华振表示。

记者:蔡阳 通讯员:陈渊、宋玉

一审:邓植元

二审:张文涛 詹丽

三审:余运超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