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 2025-11-10 字体:【大 中 小】 |
|
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浪潮中,零售终端如何转型升级,成为服务群众、传播文化的重要节点?谷城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四美终端”建设为抓手,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今年以来,该局以“坚持党建引领、贯彻‘两山’理念、践行三顾服务、打造四美终端”为指南,推动一批农网小店从“卖商品”转向“卖体验”“讲文化”,实现形象与功能的双重升级。 “四美”引领,终端建设有标尺
“环境美、文化美、服务美、体验美”——这“四美”成为谷城烟草终端建设的核心标尺。 在五山镇堰河村,店主杨泽波的店铺经客户经理指导,从布局到陈列全面升级,集电商、物流、民宿、特产销售于一体,成为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而在黄山垭革命老区,南储银的小店则被打造为“红色驿站”,融合文化展示、便民服务与特色销售,成为党史教育基地旁的“暖心客厅”。 谷城县烟草专卖局根据终端区位与特色,分类打造旅游终端、红色终端、文化终端等多元类型,实现“一店一特色、一店一主题”。 “三顾”服务,客户成长有支撑 终端焕新的背后,是“三顾”服务的持续赋能:“一顾客户”,倾听心声解难题;“二顾消费”,分析市场助经营;“三顾品牌”,优化陈列提形象。这一理念贯穿服务全程,成为烟草人与零售户之间的“知音纽带”。 南储银感慨:“客户经理不仅帮我改造店铺,还教我讲故事、做服务。现在游客多了,小店也成了红色宣传阵地。”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有载体 在堰河村,终端店已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店铺一楼陈列桑葚黄酒、高山茶等农产品,二楼打造精品民宿,让游客“住下来、慢下来、品出来”。杨泽波介绍:“仅民宿一项,年收入就达数万元。” 在黄山垭,南储银的小店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他自学村史、编写讲解词,开设“红军小厨房”,免费为游客讲述革命故事,在“忆苦思甜”中传承红色精神。
便民枢纽,乡村生活有温度 这些终端也是乡村便民服务的枢纽。堰河村综合服务站是村里唯一的快递代收点,解决了村民“取件难”;黄山垭小店提供开水、充电、雨伞等便民服务,成为过往行人的“暖心驿站”。 杨泽波说:“服务不只是买卖,更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店面是装饰色,服务才是永久绿。” 目前,谷城县烟草专卖局已建成堰河旅游终端与黄山垭红色终端两大标杆。未来,将继续推动更多农网终端向“旅游终端+便民服务+文化展示”多元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通讯员:陈彪 一审:邓植元 二审:琚晓青 三审:张文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