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镇新画卷
和美乡村入画来!谷城县全域推进清洁家园行动 筑牢乡村振兴生态根基
发布日期: 2025-11-11 字体:【

整洁有序的村庄巷道、绿意盎然的农家“小三园”、智能高效的垃圾治理体系……如今行走在谷城大地,从城镇到乡村,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处处可见环境蝶变的生动图景。

自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谷城县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整合全县力量、创新治理模式,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让“干净、整洁、有序、宜居”成为谷城最鲜明的底色,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干群同心破难题

清洁家园行动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全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清洁家园建设与乡村振兴“四项行动”、和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县委统筹、部门联动、乡镇主抓、村居落实”的工作格局。庙滩镇各村(社区)党组织率先吹响整治号角,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领群众挥帚扬锹清理沟渠河道、整治房前屋后,用实际行动凝聚起“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合力;城关镇综合执法中心党员干部化身乡村环境“守护者”,细分网格开展动态巡查,以“执法蓝”守护“生态绿”,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提质增效;县城管执法局推行“城管进社区”机制,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组建治理共同体,精准破解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民生痛点,让服务零距离、治理有温度。

全域整治提颜值,精雕细琢展新颜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谷城县聚焦城乡环境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清洁家园行动全覆盖、无死角。在乡村,石花镇殷畈村以美丽路网建设为契机,将农户门前“脏乱差”的“小三园”纳入改造重点,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统一绿化”,让昔日杂物堆变身“小花园”,成为村民家门口的风景线;茨河镇推行“四个基本看不见”治理标准,构建“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通过市场化服务、积分激励等举措,实现环境治理系统化、常态化,其经验做法为全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在城镇,县城管执法局聚焦民生需求,破解“停车难”、整治背街小巷,新建停车场、增设停车位,引入“智慧停车”系统,让出行更顺畅;在老城区进行路面改造、管网修复、路灯增设,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切实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创新机制固成效,长效治理促提升

为让清洁家园成果持续保鲜,谷城县不断健全长效治理机制,以制度保障环境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在监管机制上,构建“智慧城管”体系,整合视频监控、12345热线等数据资源,实现问题实时采集、快速处置,问题解决率达90% ;在激励机制上,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奖补考核办法,落实“督导——整改——考核——奖补”闭环管理,充分调动镇村两级工作积极性;推广“积分制”“百分奖超市”等模式,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让“人人参与清洁家园”成为共识。在治理模式上,坚持“721工作法”,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柔性执法,设立城管便民服务点,既维护城市秩序,又彰显人文关怀;推进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建成村级垃圾分拣站、镇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配套完善分类收集转运设施,推动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的谷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下一步,谷城县将持续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清洁家园行动,深化党建引领、强化科技赋能、凝聚全民合力,让干净整洁成为常态,让生态宜居绘就振兴底色,为建设“一区三地”、谱写谷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筑牢环境根基!

通讯员:方晓英、肖杰

编辑:邓植元|审核:陈声权 琚晓青


作者:云上谷城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