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 2025-11-26 字体:【大 中 小】 |
|
从楼顶晾衣难到地下管网忧,再到小区晾晒愁,今年以来,谷城县城关镇三个人大代表工作室随湾就片、应需而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代表、说诉求、解难题。
2025年,城关镇人大主席团科学布局,在顺城街社区、西关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邱家楼正洪春天小区设立规范化“人大代表工作室”,构建起“社区——镇——县”三级联动的问题处理闭环。如今,这里已成为代表履职的“根据地”、群众诉求的“应答器”。 “院子太窄了,衣服都没地方晾晒。”今年3月,顺城街社区王奶奶走进代表工作室道出这件“小事”。当日值班的县人大代表符学艳记录诉求后,代表工作室迅速商议并将情况反馈社区。
顺城街社区党委书记范睿立即召集居委会商讨,最终决定:向居民开放办公楼楼顶平台,设置公共晾晒区,社区出资购置5组坚固晾衣架。昔日闲置的楼顶,如今成为邻里共享的温暖空间。 镇人大代表唐明旭介绍,这仅是工作室常态化履职的一个缩影。“我们每月两次组织代表集中视察,深入居民家中、企业单位一线收集需求。社区能办的快速解决,超出权限的由镇人大主席团协调,需县级解决的则上报县人大常委会,确保‘小事不出社区、难事合力攻坚’。” 西关街社区城垣街的“排水忧”则是块硬骨头。早期铁质水管年久生锈,污水管网老旧,每逢大雨必淤堵。
西关街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的冯善勤抓住镇主水管网梳理工程契机,主动作为。从详细讲解改造流程到征求居民同意,从协调住建部门到优化方案,代表与社区干部逐个环节攻坚。对经济困难住户,社区减免超80%改造费用,确保惠民工程不漏一户。 今年6月,总长1600余米的新建自来水管网铺设完成,清澈稳定的水流入了260多户居民家中,困扰多年的用水排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邱家楼社区正洪春天小区居住着一批高铁征迁户,收获季节农作物在公共通道晾晒,影响出行且粉尘弥漫。 今年6月,业主反映问题后,县人大代表余雪琴与镇人大代表范明锦立即响应,联合物业、业委会召开协调会,实地勘察后创新解决方案:整合14栋楼附近闲置空地,开辟近200平方米“集中晾晒专区”。
如今,这个金色角落既满足了晾晒需求,又减少了邻里矛盾。“以前看到农作物随处堆放就发愁,现在这片金黄反而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社区的温暖。”居民李先生感慨道。
城关镇人大主席翟兴华表示:“工作室让代表履职有了根基,群众诉求有了回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工作室功能,拓展覆盖范围,推动代表更主动深入基层,把民生‘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从晾衣杆到新水管,再到晾晒场,这三个工作室恰似一条双向纽带——一头系着基层诉求,让难点“提上来”;一头对应改进举措,让解决方案“落下去”。在这一“提”一“落”间,“代表就在身边”从承诺变成可触可感的现实。 通讯员:滕留君 一审:邓植元 二审:琚晓青 三审:张文涛 |





